新鲜资讯 

合作发展成为中外广播界的主题

中广网 2009-11-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今天(11月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海外29家华语广播机构代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广播电台负责人聚会北京,共话广播的发展和未来。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田进在开幕式上对广播发展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广播发展论坛的作用和近年来中国广播的内外合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广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肯定地说,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新闻业态不断更新变化的信息时代,中国广播的整体实力没有萎缩,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社会舆论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前景光明!田进强调,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手段,牢牢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他提出两点意见:第一,要站在把握未来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快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一要继续更新观念,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二要继续加大投入,在科技应用上下功夫。三要继续丰富内容,在服务创新上下功夫。四要继续充实力量,在人才队伍上下功夫。第二,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打牢广播数字化发展基础。一是继续加强广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二是加强数字声音广播试验试点。田进强调,中国广播和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承载着传播中华文明,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历史使命。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外华语广播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传媒,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广播和海外华语广播充分依托新媒体新技术,抓住媒体融合的发展机遇,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增强广播的生命力,不断增强海内外影响力。同时希望全球华语广播协作取得新的更加务实的进展。

  王国庆代表国务院新闻办对华语广播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当我们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时,我们欣喜的看到,绝大多数广播媒体不仅经受住了金融风暴的考验,而且在新媒体竞争加剧的条件下进一步获得了发展。实践证明,广播媒体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传统媒体,凭借其方便、快捷的天然优势,依然是广大民众掌握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依然在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国际文化顺畅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国庆指出,长期以来,以华语为载体的华语广播在报道资讯、传播知识、增进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连接全球华人华侨、沟通世界各国人民的纽带和桥梁。他说,近年来,全球华语广播之间深入开展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在节目、技术、人员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建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合作交流机制。多方面、宽领域、深层次的有效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华语广播的发展,使华语广播越来越被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和学习华语的人们认可,影响越来越大。王国庆强调,国新办承担着对外说明中国的重要职责,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外媒体包括中国华语广播与海外华语广播之间的合作,加强华语广播的世界影响力。我们衷心希望华语广播能不断发展壮大,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媒体舞台上充分展现华语媒体的风采。中国的华语广播要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精华,发出中国的最强音。也希望各国的华语广播在介绍中国和沟通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交流方面发挥更主动、更有成效的作用。他希望全球华语广播能充分把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机遇,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紧紧围绕世界对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对中国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信息的强烈需求,把世博会报道好,把中国报道好。

  王求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在广播人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国广播和全球华语广播人走出了不平凡的步伐。广播人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中国广播联盟的成立,为中国广播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创造了新的条件,全球华语广播协作机制更加完善,得到了海外华语台的积极响应。王求强调,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合作发展成为广播界的主题,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越来越多,喜爱并学习华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语广播有责任为愈发庞大的华语受众提供更多的内容资源。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既有的话语权格局无形中进行了重新调整,中国的传播力也在不断的增强。这次论坛将举办的全球华语广播盛典,将进一步把华语文化的传播更深层次的融入到海外华侨和喜爱华语文化的人们中间,为更好的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汇聚了当前广播界的热点问题和华语广播合作的实质性意见,对推动广播的合作发展及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一个主题,两项活动,三大亮点”:

  “一个主题”,是指紧紧围绕“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利用中国广播联盟和全球华语广播网两大重量级协作平台,在近年来实质性合作的基础上,让交流为合作创造条件,使合作为创新提供舞台,用创新促进共同发展。在论坛开幕式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英国桑德兰大学广播电视媒体研究教授Andrew Crisell、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联合国中文电台负责人李茂奇、欧洲广播联盟广播部主任Rayna Konstantinova、亚洲广播联盟节目部主任Tatsuya Nakamura、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李静、NHK新闻部灾害与安全信息中心主任松本敦、美国阿比创公司国际销售与市场副总裁Brad Bedford、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先后围绕“媒介融合与广播发展的机会”“新媒体时代声音广播的未来”“媒介融合下的中国广播产业初探”“全球华语广播的发展及合作”“欧洲数字广播的发展”“亚洲广播的未来”“媒体融合给广播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新路径”“应急广播发展”“世界媒体和市场信息服务”“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变局”等议题进行主题发言。

  “两项活动”,是指在论坛期间,将举办会议和颁奖盛典两大活动。在主题发言后,国内广播界人士和海外华语台负责人将分别召开中国广播联盟宣传通气会和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就一年来的合作发展进行总结回顾,并针对2010年“两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联合报道以及“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70周年”相关活动进行研究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11月11日晚,论坛还将举办首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这是全球华语广播网建立以来首次进行的成果展示,盛典以颁奖晚会的形式,将推出“全球华语广播奖”,包括主题广播奖、文化交流奖、魅力主持奖、公益贡献奖、年度飞跃电台奖,集中展示近年来全球华语广播的经典节目和重要的协作成果。为了做好评选工作,全球华语广播网专门成立全球华语广播奖组委会,对海内外50家机构选送的151个参评作品的认真评选,入围的36个作品将在11月11日的定评中角逐18个大奖。11日晚,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将隆重揭晓评选结果,并集中展示这些优秀作品和节目,盛典还将举办文艺演出,将全球华语广播人的大聚会推向高潮。

  “三大亮点”,一是指国家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领导在论坛上对中国广播和全球华语广播合作发展的肯定和支持;二是指首次评选全球华语广播奖揭晓;三是指在论坛期间,还将举办全球华语广播网网站的正式开通仪式。全球华语广播网网站的互联网域名为http://gcbc.cnr.cn,是展示全球华语广播发展动态、成员活动及其他相关资讯的权威平台。网站秉承“服务大众、联络成员”的宗旨,逐步建设成为集信息发布、节目交流下载、精品展播、宣传推广、业务合作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流推广平台。网站是全球华语广播网各成员机构共同的家园,既为各成员机构的节目提供传播渠道和信息发布渠道;同时,也为各机构进一步加深了解、深化合作提供了沟通的桥梁。

  广播发展论坛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七届,论坛秉承“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在短短六年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的论坛期间签订了《全球华语广播协作倡议书》,正式建立了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启动了全球华语广播的交流协作;2005年的论坛以“华语广播播音主持”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与多家华语广播机构携手,成功推出了全球华语广播72小时大联播,覆盖全球15亿人口,收到强烈反响;2006年的论坛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广播报道的协作及华语广播节目奖项的设立展开研讨,并在海内外华语广播机构的共同参与下制作了《海天相连—行进中的中国与世界》特别节目;2007年的论坛重点就2008年奥运节目合作和新媒体发展给广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两个主题展开研讨,并推出了10个半小时直播节目《和谐神州奥运来》,取得了圆满成功。2008广播发展论坛在北京奥运会报道协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立中国广播联盟的设想,并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华语广播网建设和协作机制,并安排海内外华语广播机构代表在京制作广播节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责编:时晨 来源:中国广播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