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 2009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在论坛上发表题为《从广播出发——媒介融合下的中国广播产业初探》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我的题目是“从广播出发——媒介融合下的中国广播产业初探”,为什么说“初探”,第一个就是中国广播到底形成没形成一个产业,什么样的规模叫产业?不是很清楚,所以是“初探”。第二是在媒介融合的生态环境下,广播将向哪里去,也是一个困惑,所以是“初探”。
围绕主题主要说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广播现在的收入来自哪里?第二广播明天的收入可能来自于哪里?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广播收入的90%以上来自于广告收入,广告仍然是我们的主要支柱,但是我们发现广播广告的增速开始放缓,再有就是现在广播广告的经营规模仍然偏小,主要原因和许多传统媒体一样,是受众的选择发生了转移,在过去四大优势面前遭遇到新媒体的空前挑战:
第一内容,我们很自豪的说我们采集了大量的内容,但没有确权,而新媒体虽自己没有内容原创能力,可是集成的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二通路,原来我们三大传统媒体垄断三大通路,单向传输,舍我弃谁,现在互联网让通路过剩,哪儿都能得到信息。
第三品牌,原来我们政府电台品牌的可信度和公信力,现在由于新媒体的出现,我们未能很好地利用我们这个品牌占据新的制高点,反倒使新的竞争品牌出现,我们自有的品牌被不断地弱化。
第四受众,我们曾有海量的听众群,但在互联网面前发现他们面对的更多,并能够直接贡献价值。
那么明天的收入可能在哪里呢?非广告收入应该有了崭新的空间。互联网的启示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你没有本事做所有的内容,但是你可以集成所有的内容,这一点和广播非常想象,就是汇天下之精华,扬自家的优势。再有就是你专注的做一个内容可以,但是我可以把内容放到所有的平台上,我被很多媒体来集成,一个产品我能产生很多很多的价值,同时我们要明白互联网不是一个媒体,是一个工具,是一个谁都可以用的工具。所以才会有白手起家的人,依靠智慧和资本市场对接,迅速在你身边崛起。
明天的收成到底在哪里?收入一定要靠竞争力,竞争力来自哪里,一个是规模,一个是速度,规模要求集中度强,价值链长。速度要求必须对接资本市场,迅速强大。只有实现了规模和速度,我们广播才能进入一个产业化的境界,而不是现在只是一个广告的收入,所以我们说广播要改变是因为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变了,因此我们产品的形态要变,面对受众的形态在变,不单单是听众,组织形态也要变。
产品形态改变就是要从做广播产品到做全媒体产品;受众形态变就是我们要从面对听众到面对全媒体的受众,从中发掘更多用户,甚至会员,找出服务价值点;组织形态变就是要把经营性资产装入企业,变成公司,实现产业的基础。
所以,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从小而美的广播到大而强媒体的转变。要实现大而强,广播人必须联合,而且要尽可能在产业层面进行联合,在多媒体的层面做内容的开发和内容的营销。要破解中国广播收入增长的难题,最大解决方案就是我们要从联合变成融合,从物理的联合变成化学上的融合,从我们的内容上的合作变成受众方面的共享,同时能够给我们的产业发展搭建一个非常好的用户基础,从简单的合作变成合资,甚至融资做大,积极引进第三方的介入。
相信从来不惧挑战,从来创新超前的广播人会迎来另一个转型的明天!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