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系国是,情牵民生。履职5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访民意、问民需、传民情,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央广网特别推出《听见·看见》系列报道,听代表委员为民惠民的声音,看他们建言献策所带来的真切变化。

央广网三亚3月4日消息(记者蔡文娟 实习生贾希嘉)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而产业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表示,希望通过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村民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让大家都能够有机会留下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杨莹在指导花农修剪花枝(央广网发 贾希嘉 摄)

2006年,杨莹在三亚开始试种热带玫瑰,历经多次尝试后,终于在2008年7月种出了反季节玫瑰鲜切花,自此填补了海南没有玫瑰鲜切花的“空白”。目前,玫瑰谷培育的玫瑰品种达到1500余个,其中优质品种350余个,为后续品种培育和农旅结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玫瑰产业的带动下,玫瑰谷所在的三亚吉阳区博后村近年来在村貌景观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有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开起了民宿和饭店;有的村民通过学习玫瑰种植技术,吃上了“玫瑰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杨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去践行“发展玫瑰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初心。“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嘛!我们的产业做好了,村民的日子才会更好”。

游客在玫瑰花田里游览拍照(央广网发 贾希嘉 摄)

杨莹在学习中履职、在履职中学习,提出了许多议案、建议,不少已经从“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图景”。比如她去年提交的《关于加强海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建议》和《关于从国家层面推动公办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建设的建议》两个议案,均被有关部门采纳并给予详细答复。

“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内心真的很激动!”杨莹说,随着一项项建议变为现实,不仅相关工作得到推进、取得实效,还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代表就在群众身边”。为更好地履职,杨莹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会议、座谈、调研等方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再结合自己熟悉的领域,有针对性地提交议案和建议。

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杨莹表示,她更为关注和期待的,是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内容。“因为我本身从事的是农业工作,每天和土地、农民、植物打交道,也就经常思考着该如何让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作为人大代表,我们将更多地关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延伸扩大产业链,和乡亲们一起携手共建美丽乡村,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杨莹说。

编辑:陶淦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