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这个原产于南美洲的一个“救命薯”,正在中国大地上演一场完美的身份逆袭。
3年前,“马铃薯主食化”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新名词——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这意味着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一个崭新的亿万级市场即将开启。
湖北,作为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首批9个试点省市之一,选择了5家企业开展马铃薯主食化探索。3年过去了,马铃薯主食化之路,走得顺不顺?消费者接受吗?产业发展还有哪些瓶颈?
A
国家粮食战略调整——
土豆当“饭”,推动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
土豆当“饭”,并非新鲜事。在欧美等国家,马铃薯作为主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湖北恩施,烤洋芋、煮洋芋,早就是老乡们饭桌上的主角。食物史证明了马铃薯是适合人类需求的主食。据了解,在我省早就以“5斤土豆折合1斤粮食”将土豆计入粮食总产量。
马铃薯主食化上升至国家战略,背后有什么样的考量?
“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是推动国民健康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加快开发丰富多样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培养马铃薯主食消费习惯,将为培育小康社会主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肖长惜说。近年来,我省粮食连年丰收,三大主粮出现“三量齐增”现象,从供给侧结构来看,粮食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尤其是玉米去库存压力较大;从需求侧结构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追求营养健康成为消费趋势,而农产品市场结构又比较单一。因此,把马铃薯纳入主食大家庭,有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
对于湖北而言,肩负着更大责任。发展马铃薯产业,我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湖北,春、秋、冬三个季节均可种植马铃薯,全年收获期长达9个月,是全国少有的种薯、加工原料薯、食用薯生产区域。科技优势明显,华中农业大学建有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恩施建有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这些将为马铃薯主食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省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专用品种不断优化,种植模式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马铃薯规模化种植逐年上升,引导马铃薯主食加工企业对接原料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以高产高效助力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罗昆介绍。
马铃薯被赋予主粮化的内涵,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复配米等主食产品,实现由目前的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为何选择马铃薯作为主食开发产品?专家介绍,马铃薯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全部7类营养物质,100克土豆的维生素含量相当于7个苹果,钾含量相当于两根香蕉,且富含膳食纤维。与小麦、水稻种植相比,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另外,马铃薯被加工成全粉,可存放10年以上,无疑是国家战略储备的绝佳选择。
B
小土豆魅力初显
——强力推进,产业化步伐加快
每天早上6时,一辆运输车载着土豆做的糕点、面包等产品,从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驶出,不到一个小时,这些土豆做的产品出现在该公司旗下的超市中。
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首批承担马铃薯主食化开发的试点企业,3年积累生产马铃薯全粉配比为30%马铃薯糕点系列产品726.4吨,并采用恩施土豆为原料,研发出纯天然“马铃薯酵母液”,用于烘焙面包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该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全省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全面推动。
2015年起,我省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为契机,遴选宜昌市天宇食品有限公司、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三杰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大汉口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探路,其中马铃薯热干面企业1家、马铃薯挂面企业2家、马铃薯馒头、糕点类企业2家,并确定各企业马铃薯补贴产品的加工数量和补贴资金额度。
3年来,我省积极培育马铃薯主食产品消费群体,充分利用媒体、“互联网+”和进学校、进机关、进超市、进食堂等形式,广泛开展现场品尝、宣传推介等活动,宣传马铃薯营养价值、产品类型及产业发展情况。2017年累计组织试点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招商会、博览会、观摩活动等21场次,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宣传9次,消费者逐步认识并接受马铃薯主食产品。
在政策的扶持和引领下,在真金白银的支持下,我省马铃薯主食开发初战告捷——产业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体系建设基本建立,科技创新取得一定突破,市场主体培育卓有成效,截至2017年12月下旬,5家企业3年累计生产各类马铃薯主食产品6064.9吨,销售6031.2吨。
不断增长的加工需求拉动生产环节快速发展,2017年全省马铃薯生产面积、单产、总产分别达到386.9万亩、211.3公斤/亩、16.4亿斤,面积、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增产量占粮食增产总量的12.8%,马铃薯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给贫困山区带来无限希望。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宣恩县,该公司建立马铃薯原料订单生产基地3000亩,吸纳240个精准扶贫户种植,产品保底回收进行精深加工,350名(户)贫困对象在该公司常年打工,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C
主食化之路非坦途
——让主粮身份名副其实,还需迈过几道坎
马铃薯主食开发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品种问题是主食化一大挑战。”武汉大汉口、金银丰等公司普遍认为。据了解,企业加工所需的马铃薯,与居民当菜吃的马铃薯,是属于完全不同的品种。我省筛选推广大西洋、华恩1号、南中552等优质专用品种,依托湖北凯瑞百谷、湖北清江种业等脱毒种薯繁殖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试管薯、微型薯、原种、良种繁殖基地,但远远不能满足省内生产用种需求。
不得已,许多企业选择从北方马铃薯主产省选购马铃薯全粉。武汉大汉口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马铃薯全粉一吨1.2万元,是普通面粉的三四倍,比红薯也贵1/3。“马铃薯主食中,添加的马铃薯全粉比例越高,企业成本就越高。”因此,后期如何培育出高产同时适宜主食加工要求的高淀粉含量品种将成为主食化的关键。
马铃薯主食化靠舌尖推动,因此要做出老百姓习惯口味的“中国味道”。科技创新引领是关键。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能够灵敏地发掘市场需求,创新出更加多样的马铃薯主食产品,满足不同区域的饮食习惯,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尽管马铃薯主食开发战略实施3年多,但要改变“不把土豆当粮食”的传统消费观念,仍任重道远。
据了解,知晓并消费马铃薯主食产品消费者愈来愈多,但离形成稳定、持续消费马铃薯主食产品还有差距,有待进一步培育消费群体,扩大消费潜力,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有效对接。
从“菜”到“粮”,加工是关键环节。不少专家认为,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初加工产品产能过剩,深加工产品严重不足,企业需有长远的战略和敢于创新的魄力,破解这一难题。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长抓不懈。
D
亿万市场未来可期
——创新引领,深挖潜力闯蓝海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马铃薯主食化将催生亿万大产业,这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行。
从消费潜力来看——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农产品消费的最大渠道——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产品,如果马铃薯主食替代其1/10,市场将十分可观。
从鲜薯生产潜力看——马铃薯平均亩产只有1000公斤左右,通过品种升级换代、脱毒种薯推广、栽培技术提升等,亩产有望大幅提升,同时挖掘冬闲田潜力,也大有可为。
从加工潜力看——马铃薯主食原料或半成品加工空间巨大,包括全粉、薯泥、速冻薯条薯片以及传统大众型、地域特色型、休闲及功能型主食产品。
发扬优势,深挖潜力,湖北马铃薯主食开发正向着更高质量奔跑。据省农业厅透露,我省将进一步制定马铃薯主食开发方案,推进土豆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发展步伐。
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完善马铃薯生产扶持政策,支持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环节,鼓励各地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政策优惠,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马铃薯主食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优惠利率。
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崭露头角,有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了一批主食产品,有了一批市场主体,还有了一批消费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高质量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社会各方聚力合作,马铃薯产业开发将迈向新的征程。
马铃薯前世今生
目前,被世界公认的马铃薯起源中心有两个:马铃薯栽培种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盆地中心地区,及南美洲秘鲁、玻利维亚沿安第斯山麓以及乌拉圭等地区。野生种起源于中美洲及墨西哥。
马铃薯从南美洲传到欧洲,有两条路线:一条是1551年西班牙人Valdevii将块茎带到西班牙介绍给国王,1570年引进并在南部种植,后来传播到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另一条是1588年-1593年,马铃薯被引种到英格兰,并遍植英伦三岛及北欧诸国,后又引种至大不列颠所属殖民地及北美洲。
我国马铃薯的栽培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京津地区可能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已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在19世纪前期,我国的云南、贵州、山西和甘肃已有大面积种植,并有相当的产量。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甘肃、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马铃薯栽培遍布全国,种植面积约8000万亩,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6个优势种植区域,分别是东北种薯和淀粉加工原料优势区;华北种薯和食品加工原料优势区;西北优质食用和加工原料优势区;西南食用和加工原料优势区;中原早熟菜用、出口优势区;南方冬作菜用、出口优势区。
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为四大类:马铃薯食品(马铃薯片、条、泥、丁、膨化食品及馒头、面条、米粉等传统食品),马铃薯粉条、粉丝,马铃薯淀粉(包括变性淀粉)和马铃薯全粉。马铃薯粉条加工是传统的马铃薯加工制品,但在加工质量和品牌开拓方面也都存在不少问题。马铃薯用于加工淀粉的比例小,与马铃薯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马铃薯多限于鲜贮、鲜运、鲜销、鲜食。在传统的膳食结构中,95%以上的马铃薯作为蔬菜鲜食,很少作为主食直接食用。近年来,马铃薯加工食品在我国备受欢迎。以薯条、薯泥为基本原料的麦当劳、肯德基食品已占据我国快餐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各种渠道进口的其它油炸薯片、膨化食品等马铃薯加工制品也在不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认识和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以及各种媒介的宣传引导,马铃薯食品将逐步成为我国城乡调剂和丰富人民日常食物结构的主食之一,在日常膳食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未来发展憧憬
湖北三杰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
立足于挂面生产基础和当地马铃薯资源,研发出马铃薯挂面产品和马铃薯养生粥。“三杰牌”马铃薯面条获第12届武汉农博会“金奖农产品”。目前该公司马铃薯产品已销往全国。
该公司总经理孙云杰表示,我们是湖北最大的小麦粉及面制品生产企业,3年来,公司已生产马铃薯全粉配比为25%的马铃薯挂面和养生粥1306.5吨,产品很受欢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强化宣传推介,不断增大产品覆盖面,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马铃薯主食产品。
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恩施州唯一对接国家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开发试点企业,以“恩施硒土豆”为原材料,3年累计生产销售马铃薯全粉配比30%的马铃薯糕点等系列产品726.4吨,带动该公司销售收入增加近4000万元。开发的马铃薯金丝蛋糕、富硒土豆烧分别荣获全国“十大糕点”“十大主食”称号。
该公司总经理洪志伟深信,通过公司旗下马铃薯产业链建设,主推马铃薯食品的营养健康品牌,将来消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多。
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作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该公司致力于马铃薯面条研发,已成功开发出马铃薯全粉含量为25%的香思里马铃薯挂面,目前主要供应部队、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食堂、超市等。
该公司董事长蒋修军认为,马铃薯挂面口感柔软、爽滑,营养丰富,低脂肪,低热量,含有多种抗氧化剂、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还有护胃、健脾、强身益肾和降压护心的功效,随着营养健康消费升级,马铃薯面条类主食产品必将引领小康社会消费新时尚。
武汉大汉口食品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大汉口”牌系列热干面产品,拥有5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8项外观设计专利。该公司已研发出马铃薯全粉和鲜马铃薯泥复配的热干面产品,进一步降低了原料成本。马铃薯热干面的弹性、韧性和膨松度相比未添加马铃薯粉的产品明显增加。马铃薯热干面先后荣获全国“十大主食”“十大特色小吃”等称号。目前产品以武汉为基地,以湖北为龙头,辐射全国。
该公司总经理刘晓婷表示,马铃薯热干面不但丰富了企业产品,更满足了市场需求,今后将进一步探索不同配比的鲜食马铃薯热干面,把马铃薯热干面风味和名气做出来。
宜昌市天宇食品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马铃薯全粉含量为30%的馒头、花卷、寿桃包、卡通包、荷花卷、薯仔包、蘑菇包等16种马铃薯主食产品,满足老、中、青、幼等不同消费群体需求,3年累计生产销售1500余吨。产品已销往湖北、四川、重庆、陕西、河南、山东、湖南、安徽等10多个省市。
该公司总经理朱毅表示,将不遗余力开发更多的马铃薯馒头、包子类产品,他说:“这对我们做主食加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更是一个重大卖点,我们要以马铃薯主食化开发为契机,将马铃薯面点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