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代表委员建言:保卫蓝天要避免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

2017-03-07 11:47:00来源:楚天金报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铿锵有力地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这也成为报告中最热的民生关键词之一,彰显出政府回应民生关切、铁腕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和魄力。

  昨日,记者邀请到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就如何打好这场蓝天保卫战建言献策。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治理雾霾“贵在行动、成在坚持”,“相信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粤梅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龙

  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

  全国政协委员、武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袁伟霞

  关注群众呼声彰显政府决心

  楚天金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尤其提到要“铁腕治理”,这句话也是总理亲自加进报告的。对于“蓝天保卫战”的提出,您怎么看?

  郭粤梅:民生所系,是政府执政的终极目标。从这点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长,惠民举措等,都是为了提高民生福祉。所以说,报告中提出“蓝天保卫战”,是看到了空气污染的治理难度,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对于空气污染治理真的下了大决心,出台“壮士断腕”的措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陈义龙:应该说,“蓝天保卫战”的提出,反映出对于治理雾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人民群众的呼声很高。而对于这种呼声,政府并非没有关注,而是积极回应社会对于空气治理的诉求,并明确了下一步将要采取的具体举措。

  郑军:我认为报告中提出蓝天保卫战,体现出政府对生态环境标本兼治的理念。通过报告可以感受到,政府对治理环境、保住蓝天有目标、有期限、有方法、有决心,全方位出力,狠狠打击,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空气质量改善。

  袁伟霞:这几年来,政府、企业、群众,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都很大,措施也一步比一步严。总理的报告,则进一步坚定了决心,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信心。天更蓝、水更清的环境,一定指日可待。

  避免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

  楚天金报:对于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在总理的报告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主要是加快解决燃煤污染、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以及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在您看来,打好“蓝天保卫战”当前最需要破解的问题是什么?

  郭粤梅:应该说,对于雾霾治理,国家是下了大力气的。但是,这些措施落地到底应该由谁来牵头呢?我认为当前治理雾霾,还缺乏一个明确的机构来牵头担责。雾霾是一个跨区域、跨学科的难题,如果没有一个机构来统筹各方,那么可能就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

  陈义龙:我认为,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凸显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我注意到在总理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可以说,秸秆本身是一个资源,但在很多地方被当成了负担,对秸秆进行简单的焚烧,加剧了空气污染。如果能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不仅让秸秆成为一种绿色低碳的生物质能源,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更会有明显成效。

  郑军:总理提出的5个举措已经很明确,接下来就是要加快实施的问题。此外,报告在布置其他工作时还提出了类似的“提高煤电行业效率”、“开展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等有助于保护蓝天的要求,需要纳入治理体系的框架。

  袁伟霞:要求已经提出,下一步要看如何细化措施抓落实。比如说煤炭,过去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燃料,而且近几十年这一结构还不会彻底改变,煤炭燃烧还将占据主要地位。在这一现实情况下,如何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如何更有效地处理热电厂排放的烟气,都是下一步要努力的。

  建立统筹机构明确责任主体

  楚天金报:应该说,“蓝天保卫战”的提出,显示出政府对空气污染治理上的魄力和决心,更是一件让百姓翘首以盼的民生实事。既然号角已经吹响,那么下一步的治理工作中,您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郭粤梅:我的建议有两个,一个是希望有一个单位对雾霾治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牵头负责,让政策落地更有抓手。另一个就是希望不仅要加强对雾霾形成过程进行研究,还要有一个健康风险预防研究。应该由权威机构对雾霾的影响等进行科学研究,为治理雾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让我们的治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同时也能为民众参与雾霾治理提供指导,真正形成“治理雾霾人人有责”的氛围。

  陈义龙:我的建议还是围绕着生物质能源来说,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政策措施,将禁止秸秆焚烧、促进农林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及“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机制”的秸秆收储运体系等内容,纳入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范围;另一方面,梳理并对接现有产业相关政策,全面制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综合施策支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进而推动空气质量的改善。

  郑军:我认为,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建立包括信息收集、传递、沟通、投诉等在内的信息与沟通治理的综合机制,明确治理污染的责任主体,公布于众,对损害环境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便于社会各界对偷排、造假等行为实施全视角的社会监督。

  袁伟霞:我的工作属于钢铁行业。钢铁也是能源消耗型的行业,生产工艺流程中产生的余热可以再利用,用作供暖或发电,通过二次利用减少排放。另外,钢铁行业也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研发车用轻薄钢材,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轻车身重量,以减低油耗,这也是通过钢铁行业的努力减少上下游行业的排放,在全产业链上共同努力,共同减排。

编辑: 张卓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长江大学;可再生能源法;雾霾;代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