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武汉、郑州到底算不算国家中心城市?专家这样解释

2017-02-09 16:02:00来源:解放网

  二是2016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到2030年,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成都连同第一批的5个,是目前公认的6个国家中心城市。

  关于成都进入国家中心城市,我曾写文章解释过:按照目前国家中心城市的产生方式,可以说从“城镇体系规划”的“口子”出来的,是“明媒正娶”或“名正言顺”的。而成都的“出场方式”,是在一个“城市群规划”中“夹带”出来的,有些不是很正规和正式。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我国一种特有的“任命”方式或“公告文化”。如同常见的一些干部任免,有些是经某某部门正式任命、宣布后上任,而有些则是“夹带”在相关的活动新闻中,但同样是合理合法的。成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宣布,和后一种“任命”方式比较一致。

  从这个角度看,武汉和郑州的国家中心城市命名,和成都进入国家中心城市的方式是很接近的。所不同的只是在一些措辞上。但这应该属于细节问题,无伤大雅和基本面。

  发改委文件中是如何表述的

  2016年12月14日和201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6]2650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7]154号)。尽管落款的时间略有先后之别,但它们却同时见诸媒体和公众。这似乎可以理解为,这两者的地位不分伯仲,所以才一起和大家见面。

  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看,这两个文件在行文上高度一致,同时主要内容也只有两段。

  第一段是讲两个城市的基本情况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效益或意义。其对武汉的描述是:“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推动中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平台,纵深拓展国家开放总体格局。”其对郑州的描述是:一、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在其中,有两句很关键的话,一是武汉“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二是“推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细品一下,这两者的基本内涵也差不多,所以没有必要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个话题上“厚此薄彼”。

  第二段是讲怎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其关于武汉的表述是:原则同意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请你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附后),指导武汉市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武汉市要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全面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委将对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给予指导支持。其关于郑州的表述是:为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们制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现印送你们。请你省按照《意见》要求,指导郑州市编制具体实施方案。郑州市要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我委将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给予指导支持。

编辑: 张卓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建设;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