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春芳重返工作岗位 央广网发 通讯员高翔 摄
  央广网武汉2月6日消息(记者黄炎秋 通讯员高翔 李晗)2月6日,4名在工作中不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在经过治疗康复后主动返回各自岗位。他们相互加油打气,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患者,鼓励他们战胜病情。
  大病初愈后积极投入隔离病房工作
  38岁的护士郭琴,是急救中心最早康复返岗医护人员。1月12日晚,连续工作多日的郭琴查出发烧37.8摄氏度。1月13日,被确诊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几天后,郭琴在家中接受隔离治疗,病情慢慢好转。1月28日,郭琴结束隔离观察期,立即回到急救中心,继续护理住院患者。她主动给患者分享自己隔离治疗的经历,告诉他们不必恐慌。
  重返工作岗位的她,主动投身到最危险的隔离病房进行护理工作,每天要穿6个小时以上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装备穿梭在病床周围,但郭琴丝毫不觉得辛苦。“返岗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我能帮助同事们分担压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我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
  在家隔离治疗不忘为患者在线问诊
  40岁的赵智刚是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的副主任医师,1月22日,赵智刚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了不占用床位资源,赵智刚自我诊断开药后,主动要求回家隔离治疗。熬过了最难受的三天,赵智刚退烧后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不能出门的他决定在网上给人看病。
图为赵智刚在急救中心诊室为患者问诊 央广网发 通讯员高翔 摄
  1月28日,赵智刚通过医院官微在线问诊的小程序,开始为发热患者提供在线看诊的服务。他在家中隔离时,每天坚持在线问诊10个小时以上。据医院官方微信后台统计,截至2月6日,赵智刚共为743人次的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2月5日,赵智刚结束隔离,康复后返回岗位。上午8点,他准时出现在急救中心诊室。接下来的几天,他还要参与夜班轮值。“急救中心医护紧张,我不能再多休息一分钟。疫情一天不退,我一天不离开岗位。”赵智刚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既然疾病没有击垮自己,就要继续与疾病斗争,帮助更多的患者康复。
  坚信肺炎可防可治 重返岗位再战疫情
  和郭琴、赵智刚一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的护士李春芳和柏慧先后在1月19日和21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她们互相鼓励,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成功康复。柏慧表示,通过与病毒10余天的斗争,自己更加坚信新冠病毒肺炎可防可治。重返岗位再战疫情的她们将振作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打好这一防疫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