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位于新洲双柳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一期项目已经具备投产条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通讯员 裴斌

  火箭、卫星,批量生产,制造、组装、联控联调,一条街完成。这样的场景,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即将成为现实。10月1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基地建设,从中了解到,可年产百颗卫星、年产20发火箭的两大园区,相继进入投产运营倒计时。

  卫星、火箭量产进入倒计时

  穿行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8平方公里示范区内,航天大道北侧,武汉卫星产业园内,是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

  “园区所有建筑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目前600多人正加班加点赶进度。” 卫星产业园项目总工孙景龙说。

  卫星产业园内,如鲲鹏展翅的卫星载荷制造中心大楼居中,两侧分别是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微小航天器制造中心、空间应用制造中心、综合保障楼等,园区建设初具雏形。

  卫星产业园区规划用地426亩,一期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用地200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于2019年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其中,设备最多、建设任务最重的就是卫星的生产制造“车间”——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

  “我们的脚下可大有文章。” 进入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孙景龙指了指脚下。原来,根据技术要求,智能制造中心厂房地面承重能力达到5吨/平方米。为了确保这一标准,厂房近18000平方米范围内,打下了2000多根混凝土桩。

  牢固的地面上,是洁净的厂房。卫星生产厂房洁净度要达到8级,因此墙面和顶部装修全部要加装净化钢板。最大的净化钢板单块高6米宽1.2米,重约130公斤。厂房内部高度16米。这样的钢板需要竖向拼装两块半。而每安装一块大钢板,就需要两台升降机8个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

  记者现场看到,制造卫星的相关设备陆续进场。根据设计,智能制造中心100米纵深的厂房内,一边,卫星的零部件仓储区、部件组装区、总体装配区等一字排开;另一边,主要开展卫星成品的质量测试、振动测试、真空热实验等等。据了解,卫星的组装几乎全为智能化、机械化操作。

  武汉卫星产业园将在园区打造全国首条卫星批量化生产线,具备年产百颗卫星的生产能力,我国卫星智能化批量生产的序幕也将在这里开启。

  “下个月有设备进场调试,2021年一季度项目建设完成,力争具备投产条件。” 孙景龙说。

  走出卫星产业园,正对面的航天大道南侧,是占地500亩的火箭产业园区。只见火箭总装测试厂房、综合厂房、综合楼、动力站等错落有致,静静矗立。

  “火箭产业园(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具备投产条件。”航天产业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该园区主要生产快舟系列运载火箭,投产即可形成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能力。

  在航天产业基地,航天科工系的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园也计划2021年投产。纳米新材料、鼎甲计算机软件、新能源船舶等项目也已开工复工。

  产城融合按下“加速键”

  火箭、卫星两大产业园区投产运营在即,占地40亩的航天产业港一期已经建成,港内人才公寓、食堂、办公空间一应俱全。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2017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由武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立足于火箭、卫星产业园等东部航天产业集群,基地先期建设了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

  “不只是航天产业港,产城融合示范区内,道路已成网成环。还建成了航天公园、产业港公园。”武汉航天产业基地副总经理郭杰介绍,集游泳池、羽毛球馆等于一体的文体中心年底即将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三甲医院、商业中心的建设也相继启动。

  此外,武汉市新洲区成立了航天产业基地发展工作专班,全面助力航天基地牵引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开工,形成产业集群示范效应。据介绍,今年截至9月,基地已累计新签约7个项目,签约额17.55亿元。总投资额近百亿元的一批项目均已达成初步落地意向。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将打造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计划用10年时间,形成近600亿元产值的产业新城。

  郭杰介绍,根据规划,2020年底,双向八车道、总长17公里的航天大道将全面建成,贯穿整个产业基地。2021年,航天产业基地启动西部门户区发展,桥头堡公园呼之欲出。2023年基地中部区域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

  以产业带动人气建设城市新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基地,正在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