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紧盯产业之“芯”。图为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试验室进行调光轴测试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部署下一代存储芯片研发人才是关键。图为2019新春首场招聘会火爆开场 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摄
全国人大代表余少华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宋磊 摄
全国人大代表马新强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何晓刚 摄
全国政协委员钟章队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蒋太旭 摄
全国人大代表谈民强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马振华 摄
全国人大代表冯丹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何晓刚 摄
全国政协委员石文先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汪文汉 摄
湖北省委提出,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形成“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连日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持续热议这一重大战略,认为湖北找准了自身潜力和优势所在,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牛鼻子”,未来前景给人巨大畅想空间和努力空间,值得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余少华
“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
精准契合时代发展需求
“湖北提出‘一芯驱动’,打造国之重器,培育新一代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精准契合时代发展需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余少华12日表示,在这一重大战略布局中武汉应担负重任,当好“芯”产业的核心承载地。
余少华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令他备受鼓舞,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对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
近年来,武汉中国光谷产业规模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光电芯片集成领域,发展还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光电芯片的设计能力较强,但制造能力偏弱,与国际一流制造水平差距较大,在相关人才、设备、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因此余少华提出建议国家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支持武汉瞄准世界一流光电芯片制造平台,建设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立光、电芯片制造国家级实验室,支持武汉的光芯片与集成电路电芯片一样,享受国家集成电路优惠政策。“瓶颈问题解决了,才能从长远推动武汉光电子产业走向中高端,实现产品超高速、超大容量、超大距离光通信系统、海缆系统、超低损光棒等发展,让武汉中国光谷成为‘世界光谷’,成为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宋磊)
全国政协委员钟章队
为“芯”产业找到好的发展环境
建设好的产业承载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钟章队表示,他理解“一芯两带三区”,既要重视芯片相关产业集群的建设,也要为“芯”产业找到好的发展环境,建设好的产业承载地。他觉得,“武汉就是这一战略的理想承载地”。
钟章队是我国较早开展高速铁路无线通讯与控制研究的专家。他认为,湖北提出的以‘一芯两带三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体现了湖北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紧密衔接,他说,武汉在做好“芯”产业发展重镇、大力发展“芯”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营商环境、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建设营造。
“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京广高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会点,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他认为,在湖北重大战略中,武汉是芯片相关产业的集中承载地,还是新动能的发起城市,武汉要把眼光摆在更高更宽广的位置,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各项重大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不回避、不卸责,勇于站上潮头,致力于早日建成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武汉。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蒋太旭)
全国人大代表冯丹
部署下一代存储芯片的研发
最关键的就是人才
“我们已经迈出了‘从无到有’的步伐,但要想更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任务还很重大。”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信息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主任冯丹,在两会上提出“加强对芯片相关学科群的建设和创新培养人才”的建议。
她坦言,高端芯片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培养懂设计且掌握尖端工艺的人才。她建议,国家、湖北、武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导芯片企业加入人才培养的体系,加强校企联动,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基地和创新实验平台。
作为计算机存储领域专家,冯丹深知技术创新对于推动国产化信息存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她介绍,2016年国家存储器基地在光谷开工,目前已完成了闪存芯片从无到有的突破。去年底湖北提出制定“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就存储芯片而言,目前我国仍处于补短板和追赶阶段,想尽早实现国产化,部署下一代存储芯片的研发,最关键的就是人才。
对于中国高端芯片的未来,冯丹仍然充满信心,“有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有全社会资源的协同创新,打造芯片产业的生态圈,培育创新型人才,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刘晨玮)
全国人大代表马新强
发挥武汉高新产业溢出效应
带动区域发展
“湖北‘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认为,这项战略布局有利于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马新强在武汉生活了很长时间,他说,武汉作为老工业基地,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发展“芯”动能,将为武汉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武汉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开始茁壮成长,现阶段又在加速建设四个国家新基地,“希望武汉能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快把武汉的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壮大产业之“芯”。
在马新强看来,武汉不仅要当好“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的排头兵,还要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溢出效应”,赋能区域协调发展。经过十多年建设,武汉与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等市的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这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大都市区的核心城市,武汉将一部分的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到周边城市,将有力驱动“两带”“三区”经济转型升级。
马新强表示,2009年以来,华工科技因应产业发展需要,先后在孝感、鄂州投资6个亿建立了华工科技孝感电子产业园和鄂州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现在两大基地不仅成为当地纳税大户,也带动了当地电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带动周边的典型。(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汪文汉 华智超)
全国人大代表谈民强
抓住创新命门
持续壮大武汉汽车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谈民强提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命门所在,必须抓住这个命门,提高武汉汽车产业竞争力。
作为中国汽车研发领域专家,谈民强深知技术创新对于推动湖北武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全国两会上,谈民强提出建议:支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面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这两个未来汽车行业发展方向,东风公司将持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在新技术研发上主动出击,抢占制高点。
目前东风汽车集团就燃料电池的研发和探索,一方面与包括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内的多所重点院校和机构达成合作。另一方面,东风公司技术中心牵头的“全功率轿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集成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同时还牵头在武汉建设集研发试验试制检测核心总成一体化园区。
目前,东风不仅发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面向未来的燃料电池汽车,也在积极进行技术储备。可以说,东风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做好准备。“拥有自有核心技术,让创新走得更踏实、更坚定。”谈民强说,湖北武汉很多制造业企业纷纷面向新技术加大基础研发投入,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马振华 通讯员张玲)
全国政协委员石文先
武汉要在发展“芯”产业上
当好“龙头”
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石文先表示,湖北提出“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不仅能推动湖北全域经济动能升级转换,还有利于探索长江经济带的新型发展模式,为未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明确了新方向。
他说,根据他对湖北省委有关精神的理解,“‘一芯’不仅是指‘芯’产业,也是指‘心’引擎,而且与‘新’动能紧密相关”。石文先认为,湖北提出重点抓好“芯”产业发展,发挥武汉等地中心作用,充分激活发展新动能,这是把湖北的发展重心、方向和路径都勾画出来了,下一步就是需要我们好好贯彻落实,干出成效。
石文先坦言,武汉要在发展“芯”产业上当好“龙头”。他说,这是由当前武汉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以及政治、交通、人文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芯片产业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优秀人才多,“芯”产业才能兴旺。“武汉要激活、盘活人才这个宝库,真正留得住、用得好人才。”
武汉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已经形成超千亿规模,并且发展势头强劲,然而,与“一芯”发展定位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核心尖端产业全球竞争力方面,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石文先表示:“武汉未来一定要瞄准全产业链和核心尖端这两个锚点,做大做强‘芯’产业。”
石文先认为,落实“一芯两带三区”战略,还要促进城市圈的协同协调发展。他说,经过多年发展,武汉城市圈如今已基本形成。但是站在长江经济带的高度看,武汉城市圈仅仅只能算作一个“内圈”,未来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武汉城市圈与南昌经济圈、长沙经济圈,以及中原城市群这些“外圈”之间的协调发展。(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汪文汉 华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