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武汉”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以“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市经信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介绍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 大力培育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武汉五大产业新基地加快建设,长江存储、华星光电、京东方、康宁玻璃、东风云峰、吉利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178亿元,实现利润931亿元,赶上并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武汉集群建设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培育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中部第一;光谷生物城位列全国生物创新园区第四。“芯屏端网”光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武汉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迅速推进,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两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相继获批,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北斗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培育。

  ■ 进入5G建设决胜之年

  基本实现5G三环内连续高质量覆盖和新城区重点覆盖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武汉市5G建设决胜之年,武汉叫响“5G先试先用城市”,以最快速度服务协调5G建设复工复产,奋力推动5G网络超常规突破式发展。

  截至12月3日,我市累计建成5G站点25410个,提前超额完成今年2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5G三环内连续高质量覆盖和远城区重点覆盖,基本实现重点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5G基站建设密度和每10万人拥有基站数量两项关键指标均位居全国一流。

  据介绍,疫情期间已经成功涌现了一大批基于5G的“两山医院”云监工、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行业应用。按照“以应用促建设”的方针,组织运营商和企业对接,参与全市工业智能化改造现场推广。持续优先推进工业园区5G网络建设。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以2021年底基本实现5G市域全覆盖为新目标,满足5G应用场景所需网络设施。

  ■ 智能制造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达9个

  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涌现一批具全国示范作用的智能工厂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从2019年开始实施“工业智能化改造3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全覆盖。

  目前,武汉市已拥有长飞光纤、美的集团武汉公司、武汉船用机械、光迅科技、武汉华星光电、武重集团、征原电气、爱帝集团、烽火科技等9个智能制造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武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全国顶尖的智能化改造咨询专家团队,为企业免费诊断服务、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方案,并对工业智能化改造项目进行奖补,疫后举办智能化改造推广会。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作为工业互联网五大国家顶级节点之一,我市积极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上线,并已接入长飞光纤等8个二级节点,部署企业节点73个,标识注册量累计17.5亿。

  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9个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0个项目获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涌现出中国信科虹信工厂、武钢有限智能车间等一批在全国有示范作用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千亿企业“零”突破、民营500强数量创新高

  “十三五”时期,武汉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服务,加快市场主体梯次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态势逐渐形成。

  东风、省电力跨入千亿企业门槛,13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949户,在副省级城市排名连续前进3位。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实,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深化中小企业服务,切实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2019年我市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试评估综合排名中居全国第三。

  武汉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小进规”,截至11月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49家,较2015年净增538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在15个副省城市中排名由2015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健全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我市7家企业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家企业成长为省级隐形冠军企业。

  “十三五”期间,武汉初步形成了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主体,14个区(开发区)服务分站以及各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等为支撑的“1+14+N”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带动319个服务机构、97个创业之家、228个园区/基地成为服务小微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

  ■ 东湖高新区:

  “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成大器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是中国光通信产业发源地,最大的光纤光缆、光器件研发和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激光产业发展引领区。光通信产业整体实力居国内第一,拥有光通信生产企业100多家,涵盖上游光纤光缆、中游光器件及光模块、下游光系统设备,形成了以中国信科、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光迅科技等为龙头的产业链企业群,光通信及激光产业优势显著;

  光谷集聚飞思灵微电子、新思科技、联发科、虹识技术等集成电路优质企业,集成电路产业链日趋完善;

  光谷已成为全国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汇聚华星光电t3、华星光电t4、天马G6等重大光电显示项目。集聚了精测电子、华显光电、液化空气、鼎龙股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从装备、主要原材料、面板、模组、终端产品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新型显示产业链迅速形成;

  同时,智能终端产业加快成长。区域内集聚华为、联想、富士康、宁美国度、兴图兴科等一批智能终端优质企业,智能终端年产量达5000万台,年产值超700亿元;

  数字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该领域企业已增至3000余家,人工智能、数字文娱、在线教育等一批“互联网+”新业态和在线新经济不断涌现。

  ■ 武汉经开区:

  “下一代汽车”站上风口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以开展“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为契机,加快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积极推进检验检测、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培育产业生态,全力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下一代汽车的转型升级。

  在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今年内将建成106公里车路协同智能化开放测试道路,全面覆盖5G信号、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路侧感知设备和车路通讯系统,具备L4及以上等级自动驾驶测试运行条件;将开展自动驾驶公交、物流配送、共享出行、智能停车、清洁环卫等8大领域示范应用,合计40多台自动驾驶车辆,计划今年底陆续投入运行。将不断扩大车联网用户规模,将为经开区236台公交车和10000台社会车辆加装车联网终端,探索基于车联网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改善交通安全,提升出行效率。

  这位负责人介绍,武汉经开区将联合16家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校承担重大课题,成立“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自动驾驶系统等软件平台全产业链的导入等,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