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9月9日消息(记者朱娜 彭照 通讯员孙苗)2021年9月12日是第17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为“健康孕育 护佑新生”。9月9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妇幼健康工作主要成效,以及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总体情况。
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小川介绍,“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推进妇幼健康全程服务,落实母婴安全制度,加强救治网络建设,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1.10/10万、2.87‰和3.71‰,实现了《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湖北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长期以来,湖北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格局,完善综合防治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相关技术服务,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成效显现,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15年的10.49/万下降至2020年的2.12/万。
2021年,出生缺陷防治纳入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重要内容。围绕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儿童等生育全过程和儿童生命全周期,湖北省实施了一系列出生缺陷防治相关项目,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目前,全省实施的免费项目主要有9项,分别是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咨询、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孕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此外,湖北省卫健委积极争取残联、基金会等部门的支持,实施了系列救助项目,包括残疾儿童康复、遗传代谢病患儿救助、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等。
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相应的高龄、多产次孕产妇将会增加。发布会也就如何做好出生缺陷防控和保障母婴安全,以及高龄孕妈如何避免生出有缺陷的孩子等一系列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相应解读。
当前,湖北省卫生健康委通过紧抓制度建设、网络构建、人才培养、民生项目等,促进出生缺陷防治攻坚行动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