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高铁车票(央广网发 长沙南站提供)

  央广网长沙12月27日消息(记者傅蕾 通讯员曾勇)武广高铁作为世界最长高铁——京广高铁南段,自2009年12月26日开通至今正好十年整,共发送旅客突破5亿人次。在这10年里,武广高铁这一公交化、快速化、大能力的“黄金通道”,使珠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有机连为一体,使粤湘鄂沿线15城人流、物流实现最大程度的便利,高铁社会效应日益明显,高铁经济走廊日益凸显,高铁发展贡献日益彰显。

  10年来,铁路部门根据旅客出行规律,编制了日常、周末和高峰期等运行图,以适应不同时期旅客乘车需求。10年武广高铁共开行50多万趟动车组,安全行驶5亿多公里,最短发车间隔仅5分钟。武广高铁贯通南北,与10多条已建成高铁连接,在粤湘鄂三省之间构筑一条客流稳定、人气旺盛的交通要道。10年来,武广高铁总运客量破5亿人,日均运客超过15万,单日运客最高纪录不断刷新,今年10月1日更是突破27万。

  春运是春节前后重大民生。过去外来工过年坐火车回家,“买票难”“回家难”“回厂难”等一连串带有“难”的字眼充斥了人们的眼球,“一票难求”愈演愈烈的状况,直到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通后才有所改观。2010年春运,武广高铁运力达578万人,占广铁总运力的24%,运能缺口缩回至800万。2020年春运,广铁管内20多条高铁和城际运营里程突破4000公里,出省运能将提高到1300万,“一票难求”状况得到缓解。

  “武广高铁也叫武广客专,其建设初衷之一就是打造一条客运专线,方便春运期间更多旅客更快回家。这十年,武广高铁为缓解春运难作出了积极贡献。”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曾兴认为,春运不仅是一项重大民生,也是一道经济符号;不仅记录了我国经济腾飞奇迹,也记录了我国高铁十年发展进步。

  武广高铁开通10年,不仅拉近了各大城市群的时空距离,而且拉近了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交流距离,促进了沿海产业加速向中部转移。高铁建设、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投资和内需的作用十分明显。在武广高铁沿线城市,高铁经济链条和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

  与此同时,武广高铁也带动了沿线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开发。这10年,高铁给沿线区域旅游市场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将跨省游变成了1至3天的短线游,各种形式的“高铁旅游联盟”推动了高铁沿线的旅游深度开发,不仅实现了旅游线路的多元发展,而且还改变了原有的交通流向格局,为各地旅游资源整合带来了新的契机。据统计,武广高铁贯通10年,珠三角到武汉、岳阳、长沙、衡阳、郴州、韶关、清远的游客比开通前增长40%以上。

  “高铁使旅游行业‘人流’变‘人留’,是旅游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广东省长期从事高铁研究的学者金一兵认为,武广高铁开通十年,沿线许多城市旅游产业已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发展,拉动城市餐饮、住宿、购物等领域的收入增长。

  武广高铁十年开通运营实践业已证明:高铁能开启高铁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能全面拉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能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探索日趋成熟的高铁建设运营技术,是中国对全世界陆地交通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高铁发展对世界各国铁路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