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首页  首页  最新报道  精彩视觉  会议日程  与会嘉宾  现场图集  往届回顾  颁奖盛典  关于GCBC  返回GCBC  各台简介
最新报道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最新报道

中央台副台长赵铁骑发表主旨演讲全文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中广网  2011-09-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发表主旨演讲(中广网记者李志勇摄)

    中广网武汉9月7日消息(记者 李志勇 伍刚)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今天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发表主题为《弘扬中华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以合作求发展,共同做好华语广播事业》的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弘扬中华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

  ——以合作求发展,共同做好华语广播事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以合作求发展,共同做好华语广播事业》。新儒学的代表性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经说过“中华文化的价值具有全球意义的普遍价值,将为人类的精神走向指路。”可以说,这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高度肯定。作为华语广播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播撒向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如何弘扬好中华文化,传播好中华文明,一直是我们全球华语广播人共同关注和努力实践的课题,在这里,我想谈三点体会:

  第一、中华文化是有力量的文化,她可以超越政治与隔阂,像一把火炬,点亮人们心中的灯。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组成,文化是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确定自我、认识自我、延伸自我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就是我们海内外亿万华人在精神世界的身份证。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中华文化因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独具魅力,遍布世界各地的3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4000多万正在学习汉语、学习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对于全球的华人来说,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精神的源头与家园,是召唤我们、凝聚我们的桥梁与纽带。当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与日俱增,中华文化飘洋过海之时,海外的华人也随之欢欣鼓舞;当奥运圣火在五大洲传递,世博园向全世界敞开大门之时,海外华人也随之欢呼雀跃。我们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可能拥有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我们可能有着不同的信仰和认知方式,但我们都有一颗被中华文化所滋养的心,中华文化在我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我们强调自身修养,我们讲求礼仪廉耻,我们都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力量。

  第二、做好华语广播,培育和滋养听众的中华文化情怀,呵护他们心中的温暖,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也是文化传播者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中华文化的力量使得我们华语广播的听众,在通过广播满足获取信息的需求之外同样有着强烈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置身于异国文化之中,当耳边响起熟悉的乡音,内心将是何等的温暖与宁静。让我们的听众达到这种状态,一直是我们华语广播人孜孜以求的境界。近年来,研究华语传播问题的学界一直主张“在地化”传播,也就是说华文华语传媒在报道内容、表达方式、传播理念、经营手法等各层次、各侧面的媒体活动上,都应尽量适应媒体所在国家、地区的具体环境,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从而在当地生根发芽、良性发展,达到最优化的报道和经营状态。但我认为,概括地说,“在地化”谈的是我们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与传播策略,而我们传播的核心价值将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也是听众对我们的期待。

  第三、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担当,是我们传播中华文化、做好华语广播的必由之路。新闻史上公认的第一个海外华文媒体是1815年8月5日创刊于马来西亚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距今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从这之后,全世界绝大多数有华人的地方,都诞生了华文媒体。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华文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掌握了一部分话语权,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华文华语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创建于2004年的全球华语广播网、成立于2009年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等,都是华文华语媒体合作的典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能够有机会、有平台在相互学习和相互支持中携手发展、互利共赢。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2008年起推行的新闻改革,就借鉴了台湾中广新闻网关于新闻轮盘的概念。再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的节目制作理念、运行机制以及节目推广,也都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台湾音乐类节目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节目的发展,帮助提升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影响力。

  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我们相互的学习和支持已经使我们获益匪浅,那么,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合作,使成员台能够在伙伴们的相互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协助和支持,就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努力的。在此,我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座的华语广播工作者能够与我一起思考,促进我们的华语广播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丰富年度会议的研讨内容,提升研讨内容的学术品位和应用价值。我们需要从熟悉了解的层面向思考、研究的层面提升。比如多元文化背景下广播节目的包容性特点,如何把握民族地区新闻事件的报道,媒体怎样与政府沟通,与公众人物打交道等等,我想,各成员台都有自己的经验,可以形成更多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话题没有对错之分、大小之分、轻重之分、深浅之分、新旧之分,只是需要多元的启示,思想的分享。当然,这需要充分的重视,积极的准备才能达到目的,我建议下次会议大家都能带上一个话题来,为论坛奉献精彩。

  二是创新节目交流的合作方式。节目交流是全球华语广播网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节目交流形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缺乏对当地听众的照应,节目与听众的距离感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建议:我们可以共同商讨,选取华人听众都比较关心的主题,比如留学、养生、旅游、厨艺、儿童启智教育等等,大家共同策划,联合采制,各台联播,版权共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去年就与台湾的十多家广播媒体合作,共同策划了“重走客家迁台路”专题节目,两岸记者围绕一个主题走大陆、进台湾,调动各自当地的资源,支持节目的采制,播出后在两岸听众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

  三是会议地点的选择可以不仅局限在中国大陆,条件具备时中央台可以考虑在其它地方举办年度会议。出于对扩大华语广播网影响的考虑,同时也支持华语台提升在当地的知名度,所以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动议。

  对于上述三点建议,是否可行,请大家在下午的自由发言中进行讨论和发表意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交流与合作对于华语广播来说意义重大。通过交流与合作,将更加有利于华语广播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更加有利于我们的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更加有利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华语广播传播力与竞争力的增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全球华语广播网的倡导者与发起者,在学习和借鉴全球华语广播机构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愿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大家创建一个服务更加优质的沟通、合作与展示平台,为我们的华语广播事业尽心尽力。同时,我相信,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和碰撞,我们可以为全球华语广播的合作与发展再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单晓琳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