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诺贝尔奖预言更像是寓言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中广网 2010-09-15
9月10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说起诺贝尔奖,杨振宁认为“20年内中国人将拿到这个奖项”的说法,并不乐观。“我认为10年就可以实现。”他对大学生们说,历史证明中国完全有这个实力,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几十年内把95%的文盲比例改写到只有5%一样,这已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贡献。(9月11日《华西都市报》)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诞生新的预言,最后真正能够变成现实的,往往是那些基于充分的事实,与缜密的分析,否则,预言就可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寓言。记不清这是杨振宁第几次对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乐观预言,其实也不仅仅杨振宁,面对年复一年的诺贝尔奖“光头记录”,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又何曾消减。
国人10年内到底能否获得诺贝尔奖,显然需要更为充分的现实佐证。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和毕业人数扩张速度十分惊人,虽然在国内各色高校实力排名中,国内高校表现出人意料地惊艳,但又却难掩为他人作嫁衣的尴尬。2006年,清华和北大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由于将近九成的中国高科技专业博士会选择留下,美国有媒体把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8月16日《羊城晚报》)。很难想象,一个只能给发达国家当人才输送基地的高校,会成长为诺贝尔奖的摇篮。
另一个尴尬是,曾经支撑过国家发展的那些“脊梁”,随着岁月的推移,如今已到挥手作别人世之时。学者艾瑞予曾有过如此慨叹,“曾照亮了中国学术天空的那批大学者,竟然都是民国时期的‘出产’,而随着岁月的滚滚向前,他们已经渐次凋零。令今人难堪的是,他们所留下的位置,竟然找不出有谁可以代替,甚至稍稍与之比肩”。在高校那培养人才的惊人数据里,居然难以找到接过这些“大学者”事业的中坚力量,这又是何等的悲哀。
就此问题,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影响人才成长最根本的还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本身。无论是蔡元培先生领导的北京大学或是西南联大,都主张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网罗百家、兼容并包,通才教育、教学与科研并重,等等”。这不仅是刘老的体会,也是中国教育成长发力的经验和根本之道。
可以肯定的是,左右国人夺取诺贝尔奖的,绝不是10年光阴,而是铺在夺取诺贝尔奖道路前面那扎实而又细致的教育工作。如果对我们已经认识到的那些教育问题不加以大刀阔斧地改革,就难以摆脱培养“半成品”人才的配角角色,而杨振宁那10年后夺取诺贝尔奖的预言,将很可能沦为一个茶余饭后供人戏谑的寓言。
来源:东方网 责编:单晓琳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