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 15:39 来源:海南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印尼侨领蔡家森先生
中广网北京9月9日消息 遵照蔡宅主人蔡老太爷蔡家森生前愿望,蔡家森的长孙媳(丈夫已逝)王普君近年来从印尼回返故乡海南看管家族祖业,负责打理琼海的老宅子,就象老太爷蔡家森当年带领留客村民赴南洋谋生一般,她也立志带领村民致富。王普君收藏着蔡氏家谱和大量影像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和她的所见所闻,海南日报记者走进琼籍印尼侨领蔡家森的成长发家历史。
独闯南洋 艰苦创业
蔡家森,1886年出生在琼海市留客村,一个万泉河边的小村落,与大海近在咫尺。从小就长在水边的他注定这辈子离不开水。他是老大,有三个弟弟,最小的弟弟不幸夭折。幼年时蔡父已去世,一家几口生计全靠母亲一人维持。
15岁那年,他从村头的万泉河边码头出发,独闯南洋。这是一次生死之旅,也是一次生死赌注。蔡家森曾多次向后人忆起,当时和他一起上船的有18个人,经过长时间海上航行,有人生病,有人遇风浪落水,到达印度尼西亚时,仅3人活着。
上岸后,蔡家森在印尼望加锡一家荷兰人开的店里打工。有一次,他和老板因意见不合吵了起来,最终他扭头而走,什么都没拿,唯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不能老是给人打工,将来一定要比你强。
蔡家森继续南下,来到安汶省一个叫都亚的地方。都亚离澳大利亚很近,却离印尼首都很远;这里物产丰富,风光旖旎,经济却很落后。随后他又来到一个叫艾力的岛屿,艾力与都亚一海之隔,两岛相距与海口到海安差不多。
“巴厘岛风光名扬天下,艾力的风光可与之媲美。”王普君和儿子蔡仁汉对艾力风光赞不绝口。蔡家森也是这么想的,他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从此这里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蔡家森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头脑。看着都亚和艾力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产品和木材等物产,他在思索,“要是有船就好了!把海产品运到国外去卖,再从国外买进油、盐、火柴等日用品带回来卖,肯定能赚钱”。
没有船,就想办法造。蔡家森雇人搬来巨木,凿空木料,做成木船。起初,他的木船来回于都亚和艾力之间,用作载客和普通货物贸易。渐渐地,有了一点积蓄的蔡家森,开始购进海产品和木材,用他的大木船运至东南亚、欧洲等地贩卖。彼时,印尼从事海产品和木材等生意的人并不多,而且原料和劳动力成本极廉价,凭着过人的智慧和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精神,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一代岛主 受封“甲必丹”
蔡家森40岁左右时事业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富商。因脑子灵活,谋事老道,蔡家森被当地华侨称为“小曹操”、“小孔明”。他从一艘小木船起家,慢慢发展到拥有25艘铁船的大型船队。从在艾力岛开办一间小杂货店,发展到整条街很多商铺都属于他。王普君笑称,直至现在,这条街上的商铺从上岛后的001号开始,绝大多数依旧还是蔡家人的。
而后蔡家森又回到望加锡,建起当时最好最高的东南酒家,还办起大客栈、海员俱乐部。他甚至买下都亚至艾力之间的航运“专利”,别人在此经营海运必须向他交税,由他管理。
事业有成后蔡家森慷慨回报社会,热心华人华侨社团工作。随着下南洋的华人越来越多,不少华裔已经不会讲汉语写汉字了,这让蔡家森深感痛心。他直言:“中国人必须会讲母语。”根据当地情况,他在艾力岛开办华文小学,在校学生达200多人;他还在都亚办中学,在校生人数更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煞费苦心从家乡琼海物色贤能带去印尼担任校长。他的华文学校从1929年起创办,一直持续到印尼总统苏加诺退位。
由于商铺众多,资产庞大,为了规范管理和打造品牌,蔡家森将其名下所有产业全部挂上“宏益”招牌。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出色的社交能力,他当选为都亚地区华人社团理事和副主席,被当时统治印尼的荷兰王室封为“甲必丹”,(一种作为政府管理当地事务,授予华裔领袖的封赐)。
从此,蔡家森真正跻身印尼上流社会。印尼岛屿众多,为了加强统治,及时足额收税,当局委派一些名望甚高的人士负责管理岛屿。蔡家森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之一。他一人就负责12座岛屿的税收和管理,由于政府极少过问,时间一长,12座岛屿事实上也成了他的个人资产。直至今天,蔡家后人还拥有其中部分岛屿的所有权。
责编:单晓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