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全球华语广播网

最资讯 | 佳作赏析 | 节目秀

 首页 > 全球华语 > 社会万象

音像制品在数字浪潮中求生存

2013-03-15 15: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打印本页 关闭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免费资源泛滥,由于音像制作商通过网络销售获利甚微,因此也极大阻碍了音像产业由传统出版销售向完全数字出版销售转变——

  2013年,作为文化产业的音像制品销售正遭遇着生存困境:数字出版的趋势已势不可挡,在这种免费资源泛滥的形势下,音像制作商通过网络销售获利甚微,极大阻碍了音像产业由传统出版销售向完全数字出版销售转变,音像制品不会消失,但销售却举步维艰,卖家便想方设法稳销量求赢利。

  个体书店抓固定群体保销售

  十年前,福州市鼓楼区一带有180家个体音像店,目前只剩寥寥十几家。随着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音像制品的需求骤减,整个行业出现了衰退的局面。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访了鼓楼区一家“音乐星空”音像店,这家跻身在文化商业圈内的音像小店,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是周边文化市场的需求以及一些固定的老客户的光顾。据店主陈老板介绍,目前店里的消费群体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还有就是一些有车人士,由于商店地处文化圈地段,也有很多媒体单位买一些纪录片作为影像资料。

  “过去音像制品有先睹为快、先听为快的优势,现在大家都在网上免费下载了,而且影视片有明显的滞后性,少数的年轻人来买主要为了影视片的完整性或者其中一些花絮。现在我们主打高端客户市场,音质好、画质清晰,是现在音像制品的最大优势,每隔两三天的进货也都会根据这些固定受众的喜好而定。”目前该店内销售量较为稳定的是车载CD以及纪录片。陈老板坦言:“可以说车载CD的需求拯救了音乐碟片的没落。赚的不多,但也没有大亏损,因为自己喜欢看纪录片,就这样维持现状先经营着。”

  不少业内人士感慨,现在国内的音像店越来越少。要在数字化大背景下生存,走高端、精品路线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走一步算一步,原来买碟的顾客不会马上消失,以前没买的今后也不太可能会买了。”陈老板说。

  新华书店打品牌战略稳中有减

  音像制品销售走下坡路,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作为连锁经营的新华书店,由于口碑和规模的优势,数字化对音像制品销售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明显。据福州安泰新华图书城的负责人汪晓艺介绍,目前新华书店音像制品区有四类商品销售较为稳定:一是少儿图书类,二是中小学教材类,三是车载高端音乐类,四是中老年健身音乐类。受数字化影响最明显的是流行音乐、影视CD这块,这部分也是实体店最薄弱的销售领域。针对这个现象,书店采取另辟市场的方式,开拓中小学以及大学高校图书馆市场,作为他们必需收藏的音像资料,例如去年安泰新华图书城就和福建省图书馆成交了30万元的音像制品额。

  记者在新华书店音像区采访市民时了解到,来新华书店选购音像制品,一方面是现在实体店数量少,想买的时候就知道新华书店;另一方面新华书店一直口碑好,质量有保障。汪晓艺说,新华书店音像的销售不会骤减,是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市场,稳住了这些需求受众,但在这个大环境下,新华书店的音像销售利用品牌优势依然稳中有减。

  业内人士说,音像业绝不是“即将消失”的行业,然而适者生存,要想在数字化冲击下站稳脚跟,商家们还是要费一番工夫。(张福财 翁莉)

  

责编:周琴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