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牛萌)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的人才争夺战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4月末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以西安、南京、杭州、成都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全面入局人才争夺战,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那么,为吸引人才,这些城市都抛出了什么样的橄榄枝?人才流动的变化又将如何影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
新一线城市为何纷纷推出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
记者梳理发现,以西安、南京、杭州、成都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今年的人才新政主要集中在户籍政策、就业创业补贴、住房保障三方面。
例如,西安市放宽落户政策,提出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西安。南京市今年也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取消了就业和缴纳社保的年限限制。
相较于落户政策背后的隐形福利,杭州在引进人才方面可谓拿出“真金白银”招揽。今年杭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外国人才携项目来杭州创办企业,特别优秀的人才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则是成都人才新政的一大亮点。今年,成都市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将达12万套左右。同时,针对来成都应聘的外地大学生,提供7天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
那么,新一线城市为何纷纷推出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君说,这是新一线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抢人大战背后一定是区域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人才结构之间的不平衡。这些发达地区抢人,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它们持续地消耗人才,而且它们更早地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所以对高层次的人才非常渴求。
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入增加 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事实上,新一线城市陆续出台的人才新政已经显现出较强的“引力场”效果。
招聘平台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与北上广等传统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出的情况不同,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入率,也就是流入人数/流出人数为1.07,较2016年增长3.2%。此外,今年一季度,从新一线城市高校毕业,之后留在当地工作的职场新人比例达73.8%,较2016年增加近20个百分点。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分析,新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入增加,既有推力也有吸力。首先,在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政策中,户籍制度放开力度较大;另外,在一线城市这两年的人口控制政策加剧以及生活成本一直比较高的情况下,会出现一定的人才分流的情况。因此这些从一线城市出来的人,自然会选择发展空间比较好、居住环境相对宜人,但是薪酬待遇和一线城市并没有太大差异的城市,这样一来,新一线城市就非常自然地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认为,新一线城市人才流入增加,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人才从传统一线城市向新一线城市流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梯差别所造成的,这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是有好处的。“我们希望资源在区域间均衡流动,其中的人力资源也应该顺应这样的过程。”
新一线城市还需优化城市软环境 让人才进得来还要留得住
引来人才后,如何留住人才,也是新一线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陈丽君认为,新一线城市还要加强城市软环境的建设。除了给钱、给户口,新一线城市更需要把城市打造成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而且要把精力放在建设宜居宜业、后顾无忧的软环境上。陈丽君说:“我们需要通过提升产业的活跃度、岗位的适配性、政策的便捷性,充分集中资金、科技等方面的创新要素,为人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