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时政]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时政]第三届中国--东盟高峰会
[时政]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
[文娱]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时政]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时政]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时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文娱]第20届澳门国际音乐节
更多>>
中广评论
·不守规矩何以成国人共性?
·北京住房痛苦指数最高?
·万圣节,一个痴人在说梦
·莫让公共产权收入成暴富源
·五顶大盖帽为何管不住一条狗
·"强盗"追"捕快"王法何在?
·经济增长方式关系你和我
·收入差距拉大缘于体制政策缺陷
更多>>
听新闻
[新闻纵横] 水电之乡建站忙
[财经在线] 欧盟对华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
[今日论坛] 中国青年志愿者将出征非洲
[世界报道] 关注阿富汗的局势
[体育沙龙] 英超风云录(10-29)
“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总决赛(三)
更多>>
网上曝光台
· 安徽女贪官尚军当庭承认所有被控事实
· 福建商联公开标价叫卖诚信企业牌匾
· 四川珙县:镇干部乔迁 镇政府设宴公开收礼
· 太原超世纪商贸广场 上亿按揭贷款涉嫌造假
· 原河北交通厅副厅长暗道藏金 儿子年花百万
· 强制家长孩子天不亮看广告 谁的能耐如此大
更多>>
特别推荐
· 小山村里有了“大医院”
· 英国人李爱德的两次长征
· 读油画“人民英雄纪念碑”
· 灵魂升腾的地方 [图文]
· 百只珍稀鸟类大鸨栖息赤峰达里诺尔湖
· 老支书苦干19年为圆绿化梦
更多>>
相关资料
毕节试验区概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深入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兴营村、海子村视察扶贫开发工作,看望贫困农户贵州省毕节地区是1988年6月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西北部,界于东径105.36。至106.43。和北纬26.21。至27.46。,西邻云南省,北接四川省,东、南分别与本省遵义、安顺两地区和六盘水市接壤;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等8个县(市),250个乡(镇、办事处),4508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6853平方公里,2003年末人口700余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8%。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山高谷深,切割度大,相对高差达2443米。大部份地方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3.20。C,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于多种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繁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多次到毕节试验区视察工作,对试验区的建设给予指导区内河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93条,100平方公里的有80条,总流量12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21.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1万千瓦。农业资源种类繁多,除生产玉米、小麦、稻谷、洋芋、芸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油菜、辣椒、大蒜、生漆、茶叶等经济作物和杜仲、黄柏、五倍子、天麻、党参等中药材,核桃、苹果、黄梨等干鲜水果,以及牛、猪、羊、鸡等畜禽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全区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达32种,主要以煤、磷、硫铁、铅锌、大理石、玄武岩、钾矿等构成本区优势,其中煤炭保有储量247.3亿吨,硫铁矿石远景储量132亿吨,磷矿探明储量14.2亿吨,铁矿探明储量2.28亿吨。其他稀土、铅锌、硅石等均属大型矿床,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主要有闻名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有天然花园之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彝族政治家奢香墓,还有“中华苏维埃川滇黔革命委员会”会址以及风格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史前文物、建筑群等,从而构成了贵州西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富集的资源,充分展示了毕节宽广的发展前景,是毕节的希望所在,也是有识之士投资开发的宝地。

 

    毕节试验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试验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毕节长期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态恶化,人口增长迅速,富集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副组长胡敏出席欢迎晚会的资源难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严重地阻滞了毕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人均纯收入才184元,文盲、半文盲比例达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9人,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的95人、35人。为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路子, 1988年1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省乃至整个岩溶山区最具有典型性的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1988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从而拉开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序幕。试验区建立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党中央、中共贵州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中央有关部门及全国工商联、各民主党派中央、中央智力支边扶贫协调领导小组、试验区北京专家顾问组、深圳市、省直各部门及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勇于创新,锐意改革,为推进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使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以2003年与1988年主要指标比较,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57.12亿元,年均增长9.12%;财政收入达20亿元,年均增长13.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6元增加为1473元,年均增长13.31%;森林覆盖率由14.94%提高到31.88%;贫困人口由312.2万下降到60余万,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