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新闻中心

头条 | 要闻 | 央广·策 | 今日锐点 | 图站 | 调查 | 滚动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年度网络流行语透析:由恶搞向社会热点转变

2010-11-15 17: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本页 关闭

    

  -如果你的QQ签名还写着“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话,那么你就会被大家认为很“土”,对不起,你已经“OUT”(落伍)了。因为现在流行的是“我们刚刚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网络流行语之变

  纵观最近几年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呈现的特点:由无厘头的恶搞或自我表达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转变。比如很早流行的“我郁闷啊”的呐喊是一种自我心情的表达,随着“火星文”的流行而逐渐流传开的词语的缩写形式,如“偶(我)、MM(美眉或妹妹)、GG(哥哥)”等是在追求便捷书写的同时显现个性的表达方式。

  最近几年在网络上,每年都会举行年度流行语的评选活动。虽然这些只是网民和一些知名网站互动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参考流行语的影响力基础上,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生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事件。在网络上以某一事件为恶搞对象而产生的流行语具有更大的传播力,如北京某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出的一句话“很黄很暴力”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中受访人说的一句:“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还有像“山寨”(山寨版手机制造)、“宅男、宅女”(日本电视剧《萤之光》,体现一种躲避现实,还原自我的生活态度)、“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百度魔兽贴吧一次回帖数量和速度都很惊人的网络事件)、“我爸是李刚”(河北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等都有具体的事件作其背景。

  草根文化

  从历时态的变迁过程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草根文化的特质。

  首先,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体现了文化的草根精神。网络流行语大多都是由少数网民首先发起而后才逐渐传播开来的。比如说“秒杀”这个语词,它最初是作为一个游戏用语存在的,游戏玩家用这个词来表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杀死对方游戏单位”的意思,后来经过游戏玩家的广泛使用而流行起来。现在作为网络流行语的“秒杀”还在网络购物中大量使用,表示以极低的价格抢购商品,蕴含着速度快、高智慧和能力强的特征。这说明网络流行语大多遵循由下到上的传播模式,产生于社会草根阶层中的某一个群体,然后逐渐向社会的其他群体蔓延,最后成为社会广泛熟悉和使用的流行元素,这也是草根文化的典型传播模式。

  其次,网络流行语体现了草根文化“流变性”的特点。借助网络工具,网络流行语传播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但是其消退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就拿最近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吧,如果你的QQ签名还写着“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话,那么你就会被大家认为很“土”,对不起,你已经“OUT”(落伍)了。因为现在流行的是“我爸是李刚”和“我们刚刚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前者是由河北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而流行,后者是由11月3日腾讯公司发出的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的通知中的第一句话而迅速火起来的。上述例子说明,网络人总是在寻找最新的兴奋点使网络语成为流行的最前沿,这充分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强“流变性”特征。

  第三,网络流行语体现了草根文化顽强的生命力。网络流行语现象从产生以来显示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从早期的自由发展演变到现在各大网站和商业力量推动共同作用的局面。我们说网络流行语的本质力量,存在于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众多草根网民中,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现能力,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捕捉到具有流行潜质的文化元素,然后通过创意性的思维活动使之流传起来。草根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并且具有源头分散和极其强大的汇聚能力的特性,这为网络流行语强大的生命力提供了保证。

责编:赵净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