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6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通讯员任龙祥 辛娜)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青海省西宁市各社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有序分区核酸检测,严密管控重点区域,坚持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严查严管,不断凝聚防控向心力,筑牢疫情防控墙。
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检验人员展示检验样本(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按照西宁市分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要求,11月3号上午,西宁市城北区开始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在小桥大街核酸检测点,辖区居民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排队,依次进行信息采集、核酸采样。
城北区廿里铺镇纪委书记舒雷介绍,社区在小桥地区、廿里铺镇、朝阳地区各派了100名工作人员,在头一天全部进行入户登记,然后就是采集人员信息,让老百姓知晓第二天要做核酸检测。“昨天晚上也是由我们的应急队伍还有城管建设队伍,连夜搭起了300顶帐篷,确保我们今天的核酸检测能够顺利畅通。”
夜幕降临,在核酸检测点忙碌的医护人员(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不分昼夜,医护人员忙着做核酸检测登记(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小桥社区针对辖区内44个小区,通过入户摸排、网格联络群宣传等方式,及时告知相关信息。
小桥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代素英说:“对辖区居民我们进行入户摸底。过程中,我们对外来和国内高中风险来往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的两种形式。”
疫情发生后,西宁市科学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严格落实相关管控措施,分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记者实地探访了城西区兴海路街道目前的状况,在区域主街道,工作人员对重点区域每天进行高频次的消杀,各重点出入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西宁市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的要求,执行封控区人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区,防范区加强管控的管理制度。
奋战在防疫一线的警察们(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新宁广场上,排队做核酸的市民(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目前,这一区域居民已完成三轮核酸检测,无新增确诊病例。封控区域内继续实行严格的无接触配送制度,管控区居民从11月3号起可以在蔬菜配送车售卖点采购生活物资。
“这么多人是为了我们而工作,有信心战胜疫情。”兴海路街道居民邢明说。
兴海路街道尕寺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牛芊静介绍,街道为居民分发了蔬菜出门采购卡,实行“一户一人一卡”,两至三天出门自行购买的政策。“目前我们辖区的基本生活物资能稳定供应。”
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警察、外卖员严守以待,保障防疫和市民生活(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此外,在封控、管控区域,兴海路街道还组织党员成立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等方式共同抗击疫情。
在城西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完成后,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仍旧紧张有序进行。在桃李路社区依林佳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正在对核酸检测场地进行重点消杀。
针对辖区“候鸟式”住户较多的特点,桃李路社区重点做好排查工作,让住户知晓全员核酸检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志愿者帮助各小区物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好疫情防控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