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白发的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说起世博会滔滔不绝,从中国第一个参加伦敦世博会的“希生老爷”到为何中国早期参展品都是手工艺品和初级产品,虽然“满腹世博”,但他再三强调,“我是一个世博会的志愿者”,一直以传播世博文化为己任。世博会历经150多年生生不息,在于它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概括起来是六个字:进步、创新、交流。
发掘“希生老爷”的身世
近年来,英国画家塞鲁斯一幅有关伦敦世博会的油画一直是国人热议的话题:150年前的世博会上居中站着的中国人到底是谁?揭开“谜底”的正是吴建中。
从2002年中国申博开始,他每晚都要花几个小时上网搜索各种世博会信息,最终从1851年5月22日的《匹茨菲尔德太阳报》中找到了答案,这个叫“希生老爷”的中国人是乘坐“耆英”号货轮1846年12月从广州出发的,途经好望角、到过纽约,最后来到伦敦。吴建中发现画中希生站在突出的位置,而且穿着官服,经过研究证实,“耆英”号出国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因此,希生很可能是花钱捐官的民间绅士。他所带的众多中国工艺品吸引了大批当地人前来参观。希生成为有据可查的“中国参加世博会第一人”。尽管国内后来也曾经发现英国制作的“希生纪念章”,但吴建中更关注其它文字的佐证。他告诉记者,最近又查阅到了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王室记事》中对希生的描述,从而确证中国人确实参加了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另外,当时英国的报纸报道,参加世博会的有中国等25个国家,保留中国而省略其它国家,这也表明中国在当时的世界还是很有影响的。
感悟夏邦杰的建言
吴建中多次参与或主持世博会的国际和国内论坛,他善于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和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理念,阐述中国人对世博会的认识。在去年西班牙萨拉戈萨第六届上海世博论坛上,他从水与中国哲学、水与科学发展、水与国际交流等角度入手,介绍了中国很早就有大禹治水不“堵”而“疏”的理念。他讲到,中国与西班牙的友好交往,最早也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发端的。演讲得到了当地人士的好评。
善于倾听、善于学习是上海世博会集成“世界智慧”的有效途径。2006年,吴建中主持一个国际论坛,当时有些人主张上海世博会要按照有些国家办博那样,在会后不留任何建筑,但世界著名的法国夏邦杰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夏邦杰却建议,上海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有许多城市功能还缺失,要利用办博的机遇,保留一些美观而具有实用价值的世博建筑。吴建中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他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最终,中外专家的建言献策为上海世博会确定保留“四馆一轴”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建立世博的核心价值观“坐标”
在上海世博会的高层“智囊”中,吴建中的身份比较特殊。作为图书馆馆长,多年从事图书馆学研究,使他精于运用分类法和系统论挖掘“真金”。经过潜心研究,他发现,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世博会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坐标”:“进步”是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并成为连接世博会全部历史并指导未来发展的主线;“创新”反映了世博会的不断追求;“交流”则强调了世博会作为场所的价值。吴建中认为,中国作为主办国,首先要充分继承世博会核心价值,然后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吴建中感慨地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人阐发和弘扬“和谐”理念的很好时机。世博会是国际交流的盛会,同样我们更需要“倾听”,需要了解他人的“关注”。我们强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城市化充满了乐观态度。但各国对于城市化的关注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更加关注贫民窟和社会平等问题,发达国家更加关注气候和环境问题。吴建中认为,上海世博会要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都能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城市化不是以牺牲大多数居民利益为代价的,也不是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城市的繁荣完全可以与城市化发展同步,这就是和谐城市的理念,这也将是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责编:朱虹 来源:文汇报
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