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记者得知,一家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芯片企业南麟集成电路,手握几千万资金,上门拜访多家高校。最后,南麟与同样在临港的高校上海建桥学院达成合作——企业投资约4000万,在学校建设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中试线,作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合作目的是什么?南麟董事长刘桂芝向记者感慨:“集成电路产业,最缺的就是技能人才,企业需求量又大。互相之间挖来挖去,用人成本抬高了,人才总量没变,该缺的还是缺。”
南麟把目光投向了高校,试图通过校企合作,打开人才资源增量。企业派工程师进驻学校,帮助学生提前掌握实际生产,高效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参与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定向招聘,以更高薪酬解决就业问题;学校也提升了教学水平与竞争力;而斥巨资投资的中试线除了教育用途外,本身也会按市场标准进行生产,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
近日,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一批这样的多赢合作在临港新片区签约落地。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建桥学院五所高校与上海汽车、晋飞碳纤科技、特斯拉、蓝戈智能科技等企业都参与其中。
这些企业表示,如今各行各业对优秀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很大。临港新片区率先探索产教融合,促成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无疑能帮助他们招揽、培养人才。此外,学校的科研成果、科研人才也能为企业所用,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研发。
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为何落在临港?这里基础好、场景多,自然是原因之一。
早在2014年,当时的临港管委会就找到了同济大学,希望能将当时的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搬来临港。发展至今,实验室更名“工业4.0学习工厂”,开发出的几十项前沿技术已在工业界投入使用。高新企业、制造业企业多,需求大,临港促生了不少学习工厂这样的运转已久、发展成熟的平台、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临港新片区拥有开放创新的制度优势,在提升校企积极性、催化成果落地等多方面都不可或缺。
比如,技能人才有时学历或职称不够,无法享受地区人才政策。而临港已出台相关政策,把人才认定资质下放到重点企业,让偏门领域的熟练工人也能安心留在企业、留在临港。
又比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就以南麟与建桥的合作项目为例,如何保证南麟投资培养的人才不被其他企业“挖”走?还有的企业眼光不够长远,缺乏动力参与产教融合。对此,需要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创新,给予企业保障与支持。
事实上,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揭牌的同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方案》也正式发布,更多详细的支持政策都将在短期内尽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