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身边的小河有黑臭现象,主管部门将采取何种举措?
市河长办已对网友反映的“身边小河黑臭问题”进行梳理,形成问题河道清单,反馈给相关区。对核实属实的,将责成相关区制定整改计划,开展河道整治,整治成果向社会公布。
本市也将继续加大水环境治理,持续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否会建立定期通报机制?
9月5日,市河长办首次对建成区内4条水质持续黑臭的河道及其河长进行通报。下阶段,市河长办将充分吸纳网友建议,建立和完善通报机制,对一些水质持续黑臭的河道及其河长进行通报。希望市民能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督促河长切实履职。
市民有哪些渠道可以举报?
市河长办目前开通了五种渠道,供市民快捷、方便的对发现的河道水环境问题进行举报投诉:
渠道一:可拨打市民热线12345;
渠道二:可拨打市河长办或各区河长办监督电话:
图片来自上海发布
渠道三:可访问“上海水务海洋”网站“市民零距离”栏目进行反映;
渠道四:可关注“上海水务海洋”微信公众号“河长平台”栏目进行反映;
渠道五:可拨打河道旁河长公示牌上的监督电话或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进行反映。
社会共治是河长制优势的重要体现,对黑臭河道,水务部门会加大力度进行监督、及时督促整治。同样,对于那些整治后的美丽河道,水务部门也在加强宣传引导,比如,今年本市开展了全市首届“最美河道”系列创评活动,通过选树一批水清岸美、群众满意的美丽河道,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带动全市面上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雨污混接”是否影响水质?
通常说的“雨污混接”其实是雨水管和污水管的错接。一旦错接后,会造成两方面的危害,一方面污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水体,污染河道水环境;另一方面雨水进入污水管后,也会影响污水管道的输送能力,特别是雨天容易造成污水冒溢,不但污染周边环境,而且影响污水厂正常运行。为有效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从2015年开始,上海就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专项工作。目前已基本掌握全市的混接情况,主要分为五大类:市政混接、住宅小区混接、企事业单位混接、沿街商户混接和其他混接。
根据调查发现的混接情况,市相关部门分类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雨污混接综合整治工作。当然,这项工作也非常需要市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一方面,居民居住的小区,部分老旧建筑阳台排水是进入雨水立管的,建议不要将阳台洗衣机废水接入阳台雨水管。居民家中或沿街商户的经营者不要将污水接入雨水管道中。另一方面,也希望广大市民能理解住宅小区分流改造等工程时造成的不便,并对生活中发现的雨污混接现象进行制止或报有关部门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