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博会园区,游客可能会偶遇古早复刻版光明移动贩卖车。记者 徐晶卉摄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今天开幕,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游览花博园如何变成“赏花行家”?花博园内园林规划和建筑设计又有什么巧思妙想?记者昨天请来三位 “专业导游”,为你定制一份专业、详细的游园攻略。

  花博园世纪馆馆长:

  带你观赏一颗最大的种子和三件“镇馆之宝”

  记者首先请来花博园世纪馆馆长黄姝博当导游,教你如何发现 “大蝴蝶”世纪馆里的“门道”。

  “大蝴蝶”世纪馆是花博园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馆分为东、西两馆,东馆以数字技术呈现人们 “心中的花”,西馆则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

  西馆设有4个室内展厅和2个室外展厅,展示了一粒种子从生长、成熟,到最后结成果实的过程。 “如果想系统了解植物的一生,那么,我推荐这条游览路径,即种子奇迹展厅—空中兰园展厅—丛林秘境展厅—沙谷绿洲展厅—食虫芊影展厅—缤纷果实展厅。”黄姝博说,“种子奇迹展厅代表孕育,空中兰园展厅代表成长,丛林秘境展厅、沙谷绿洲展厅、食虫芊影展厅代表变化,缤纷果实展厅代表重生。”

  黄姝博介绍,种子奇迹展厅有世界各地植物的种子,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海椰子的种子,直径有20多厘米,“海椰子也被塞舌尔定为国宝”。这个展厅里还有个动人的故事,厅内用灯光勾勒出了已过世的著名植物学家钟扬教授的身影,纪念他一生都奋斗在盘点世界屋脊生物“家底”的路上。

  走出种子奇迹展厅,穿过兰花垂吊的空中兰园展厅,记者跟随黄姝博来到丛林秘境展厅和沙谷绿洲展厅这两个室外展厅,“这里可以说是西馆最不能错过的展厅。”她说,这两个展厅里摆着三件“镇馆之宝”。

  “首先是这棵‘最毒’的树——见血封喉。”黄姝博介绍,这棵树高12米,是上海辰山植物园最高的一棵见血封喉,“之所以叫见血封喉,是因为它割开树皮后流出来的白色汁液里含有神经毒素,如果人或动物体表的伤口接触到汁液,就会心跳异常、中毒身亡”。

  第二件“镇馆之宝”是馆里“最胖”的大腹木棉。黄姝博指着一棵“大腹便便”的树说道,这棵木棉树胸径达到1.6米,两三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环抱它。这种树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雨季到来时,大腹木棉就“大口喝水”,把水都储藏在大肚子里,以此挺过漫长的旱季,“如果养在家里,它一次喝饱水后,两年内都不用浇水了”。

  接下来,第三件“镇馆之宝”是馆内树龄“最老”的油橄榄,它高3米,冠幅5米。“远古时期,《圣经》记载,大洪水过后,鸽子带回诺亚方舟的第一片叶子就是油橄榄叶,所以它就成了和平的象征。联合国旗帜上的枝条也正来自于此。”现在,油橄榄多种植在地中海区域,可生产食用油料。

  市园林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

  揭秘花博园规划设计的“小心机”

  花博会总体园林规划有什么深意?记者请来花博园地区总体规划和花博园区总体景观设计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的高级工程师赵卫彬给你揭秘。

  “我们就从主入口进去,沿途感受下花博园的园林规划思路。”赵卫彬边说边带着记者逛了起来。“我们脚下踩的是花博园区的中轴,它贯穿整个花博园,从南入口的起点,途经世纪馆、复兴馆,一直延伸到北出口,全长666米。”赵卫彬站在“大蝴蝶”世纪馆门口介绍说,这里就暗藏着一个花博园园林规划的“玄机”。“刚才我们途经之处,一路都是比较开阔的空间,这就是花博园设计时区别于常规城市公园绿地的深意所在。”他解释道,占地面积有限的城市公园里讲求精致,而花博园则有着在规定时间内接纳大量游客的特定需求,因此,不管是主入口的广场,还是4个室内场馆的内部空间,都十分开阔。

  沿中轴线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花舞双桥”。赵卫彬介绍,这里暗藏了智慧设计的“玄机”。“桥下水池里的喷泉是现在最时髦的音乐喷泉,可以根据音乐和灯光的变化喷水,而它的‘聪明’之处在于可以根据每天风力的大小调整喷水高度,避免水滴溅到桥上的游客。”

  除了大型场馆之外,花博园里还有什么独具匠心的设计?赵卫彬说,园内分布着许多幽深的小径,野生花海散落其间。鲜花就盛开在木质的栈桥两旁,既能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也承担着为园区调节自然生态的重要功能,还实践着本届花博会“生态办博”的理念。

  另一处设计细节体现在游览道路上。“我们脚下这条路叫复兴路,也被称作花博园的内环线。”赵卫彬透露,这条路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形式,整体宽度为“7+7+5”,最外侧是7米宽的车辆通道,开园后的花车游行也在这条路上;中间7米是用鲜花组成的绿化带,最里侧5米则是行人步道,而在步道内侧还种植着绣球花,“这也是全球最大的绣球花带。”说着,赵卫彬拿出电子地图给记者揭开另一个设计“小心机”,原来,把蜿蜒的复兴路连在一起,就是一朵牡丹花的形状。

  华建集团设计师:

  讲解“折纸屋顶”“蝴蝶翅膀”都是怎么建成的

  “标志性建筑复兴馆屋面像是一张纸叠出来的。”华东建筑集团的设计师团队一语道破复兴馆建筑的巧思。

  设计师告诉记者,复兴馆的起名灵感来自“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那么,波澜壮阔之感该如何表现呢?设计师给记者分享了一则小故事,设计过程中,他们用一张长19.7厘米,宽8.5厘米的长方形软卡纸,通过虚实折线,不断对折尝试,最终惊喜地折出了一个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屋面。

  “更有趣的是,虽是金属材质,但屋顶看起来轻盈舒展。”设计师给记者讲了另一个关于屋顶的小故事。原来这轻盈之感来源于屋顶表面的金属材质可以反射阳光和周边的花卉,仿佛纸片漂浮于花海之上。另外,廊檐下的吊顶也模仿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效果,通过多个三角形材质的拼接,让廊檐显得变化丰富,更增添了轻薄的观感。

  “其实不仅是传统的折纸和剪纸方法,整个复兴馆的建设都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设计师说,复兴馆的廊柱源于江南园林,柱子的红色源于国画中的红颜色,立面的菱形元素设计灵感源自家家户户过年贴“福”字的菱形外形。

  另一标志性建筑“大蝴蝶”的巨型翅膀也暗藏玄机。设计师告诉记者,2万平方米的蝴蝶翅膀其实是一座有着夸张“长厚比”的混凝土壳。“打个比方来说,屋顶跨度为280米,壳体厚度仅250毫米,相当于一个2米长的桌子,桌面板的厚度只有不到2毫米。”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和结构师多次找形,反复计算以确保它的荷载,“设计师拉出造型,结构师算是否合理,然后修型,设计师觉得不够美观,再拉新的形状,再结构计算,这样反复交替多轮,最终才敲定下来。”而壳顶种植花卉也是为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这么大的建筑“隐身”在生态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