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和企业座谈。 受访者供图

  7月1日下午,刚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回到上海的徐敏,一刻也没有休息,就来到了单位,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在笔记本里,徐敏用端正娟秀的字体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百年华诞的庆典礼炮还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不再年轻的心依然燃烧着火红的激情,倾我毕生爱党爱国为民,千秋伟业奋斗依然有我!未来,从今天出发!”

  这是来自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潮头的一线党员代表的心声,是一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做出的又一次庄严承诺。

  共产党员的身份不会退休

  其实,到今年9月,徐敏就要退休了。但她非常清楚,“退休只是职业生涯的谢幕,不是人生的终点,共产党员的身份不会退休,共产党员的追求不能退休。”

  在徐敏的办公室里,总是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学习资料,而在她的笔记本电脑里,一篇篇经过认真思考,精心编写的文档和PPT,留下了无数的修改痕迹,这里凝结着徐敏的心血,更有她对后来者的冀望。“我想好了,退休后我要做一名宣讲员,把我的体会、感悟、经验告诉年轻的一代,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样的道理。”

  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的她,长期从事企业登记业务工作,在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见证了浦东30多年发展,也直接参与了改革创新、服务发展。

  2019年,徐敏牵头与浦东企业服务中心一起研发试点“远程身份核验”系统,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始全面应用。自2020年2月3日该系统上线以来,成功实现企业登记类型、企业涉及人员、浦东区域的三个“全覆盖”,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目前,成功使用该系统的企业达44157户次,自然人128190人次,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的“在线政务运行”。

  浦东是改革开放的热土,也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徐敏总是说,“小窗口见证大发展”。离退休还有几个月时间,她希望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当好贴心人,让企业和群众深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让企业感受到温度和速度

  见过徐敏的人都会被她的微笑、细致所感染。在窗口工作时,面对日均80余户次的繁复业务量,徐敏始终如一保持热情专业的服务态度。面对高涨的企业注册需求,徐敏带领团队创造了企业注册登记服务的“浦东速度”,企业工商变更当场办结,从名称库选名的企业注册当场办结,需要核名的企业注册只需要1天。

  工作中,徐敏常备《新华字典》,随时帮助核名没通过的企业取名。如今,这本跟随徐敏走过20个年头的字典,封面卷边已有褪色的痕迹,纸张也微微泛黄,却为许多企业解决注册名称登记的难题立下了“汗马功劳”。小微企业初创时一般仅租用几个工位进行办公,不符合以楼层为单位进行注册登记的惯例。徐敏在调研后提出,可以实行孵化器“工位登记”,开创了“工位登记”的先河,大大减少了小微企业的初创成本。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上门听需求、精准提方案、服务全流程,徐敏以贴心的服务,换得企业对她一呼百应的认同,成为很多创业者的“知心朋友”,让更多企业感受到了政府的温度、速度。

  为年轻人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2018年1月,浦东新区成立了首个以注册官名字命名的党代表和劳模工作室——“徐敏创新服务工作室”。3年来,工作室已经成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先锋窗口”、改革创新精准服务的“问需平台”、培育青年业务人才的“优质苗圃”。

  徐敏说,成立工作室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自己有更多时间来思考了。“在企业服务窗口工作了几十年,过去总是想着如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现在工作室可以做一些系统性研究,把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上升到制度创新层面来观察和思考。”

  3年来,工作室把服务从注册登记窗口延伸到企业“家门口”,走访2600余户企业、50余户园区、孵化器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座谈交流会,问需问计,为优化浦东营商环境问诊把脉,为提升服务方式献计献策,解决了3000多个涉及企业登记的急难愁问题,获得了广大企业的信任和好评。

  在徐敏眼中,工作室虽然由她领衔,但年轻的注册工作者才是真正的“主角”。这些年,徐敏好似“园丁”,精心培育着“苗圃”。季国峰是工作室第一批成员,如今已经成长为注册许可分局综合科副科长。在他眼里,“徐老师”最令人感佩的地方,就是对待企业申请人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不管亲疏远近,不管企业是大是小,都同样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想尽一切办法化解企业堵点痛点。“作为一名年轻的市场服务工作者,能遇上徐老师是幸运的,她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