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一群从事科学研究的“技术派”越来越受到风险投资的欢迎,同时越来越多科学家“转身”成为拥有技术背景的专业投资人。据扎根张江十多年的莘泽孵化器创始人曲奕观察,近三年来,入驻张江科技园的创业者中,大约有10%是从大院大所里出来的科学家,此前,这类创业者几乎凤毛麟角。

  去年底,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该股权投资公司系西湖大学的全资子公司,如此特别的身份,在风投圈并不多见。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表示:“推动‘纸变钱’的最佳组合是让科学家专心做研究,再为他配上一个创新要素齐全的‘软平台’。”由校方担任创投基金管理人,初衷只有一个——让更多科学家的好技术被资本所看见。

  今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池中已经完成成果转化近60项,金额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不少项目是投资人主动找到各学院老师、专家、教授要求入股。

  种种迹象表明,投资的触角已经伸向这批最接近科学前沿的人,一个属于科学家的“硬核”创业时代已经到来。

  创意还在大脑中,投资人就已找上门

  生物大分子的“相变”是最近几年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上一个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相关团队不久前在《自然》上发文,揭示了一种体内“液-液分离相变”调控因子。“相变失调是一些疾病的病理病因,许多科学家希望通过相变这个视角重新审视相关疾病,或者通过干扰异常相变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团队在一篇科普文章中道出了“相变”受到业界关注的原因。

  不过令研究团队意外的是,当这个概念“还在脑海中打转”时就引来了投资人。作出这个大胆决定的正是曲奕。她告诉记者,莘泽最新的孵化理念就是“投资科学家”。为此,她常常出没于高校、科研院所的讲座、论坛,从中寻找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与一线科学家交朋友,鼓励他们将好的成果落地转化,将一篇篇论文变成造福社会的科技产品。

  科学家创业有三大“痛点”:一是产品化前的科研费用,二是产业化的物理空间,三是创立公司的各项繁琐事务,对此曲奕表示:“我们全包了,科学家只需专注创新一件事。”

  决定投资清华“相变”研究团队后,莘泽孵化器火速联系了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国内生物医药CRO(合同研发组织)龙头企业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帮助科学家完成概念验证阶段的大量实验。与此同时,他们在与孵化器共建的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为项目转化预留了一间拥有高端设备的高水平实验室,并承诺为科学家免费提供公司创立前后的人事、财务、税务、行政等服务事宜。

  许田曾担任全球知名科技企业孵化器罗斯博格孵化器科学委员会主席,他表示,随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中间过程越来越短,商业计划、资金、专利、法务等“软平台”的助推变得越来越重要。创业孵化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对的科学家,为他们配备一个能够让其潜心研究的外部平台。

  找到优质科学家,就等于找到好项目

  不久前,上海迈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婉拒了两家投资机构的投资请求,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正在为冲刺科创板作准备。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能源电力设备故障预警与定位的高新技术企业,迈内能源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主任江秀臣,其从事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智能感知、故障预警与定位已有十余年。2018年初,一位投资人主动找到江秀臣,表达了对其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最终双方共同设立了迈内能源科技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徐凯也感受到了来自投资人的热情。他的团队研发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被誉为中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四条机械臂平时“隐藏”在一根管子里,待管子伸入病人体内后,它们才各自分开行动。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在全国多家医院试用。

  “在实验室里成功一次就算成功,在市场上失败一次就算失败。”徐凯道出了做科研和做产品的不同,目前该项目已投入上亿元研发资金,“如果没有投资人介入,产品不可能这么快落地”。

  如今市场上不缺资金而缺好项目,为找到有前景的好项目——投资距离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最靠前的科学家已成为风投圈的共同选择。上海交大科技发展研究院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刘群彦表示,自2018年起,来学校寻找投资项目的团队明显多了起来。今年上海交大的成果转化已近60项,金额突破3.6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