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并没有影响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路街道137街坊、延吉新村街道201街坊旧改居民的热情。昨天,这两个基地“二次征询”正式签约,截至中午12点,签约率分别达到98.63%和93.09%,高比例达到协议生效比例。刘阿姨是137街坊的旧改居民。化上淡妆、染好头发,她今天一大早就赶到旧改基地见证这一重要时刻。137街坊的签约率达到98.63%。“我拿着6和3这两个数字牌,插到了展板上。”刘阿姨还在回味刚才的“高光”一刻。

  据杨浦区旧改办推进部部长杨一凡介绍,该区今年目标是完成1.5万户成片二级以下旧里的旧改征收,截至目前已完成9068户,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一周后,杨浦区还将再启动2处旧改基地签约工作,居民们将切实感受到旧改提速带来的改变。

  “多亏党和政府的阳光旧改政策,终于可以搬离老房子了”

  在刘阿姨家,记者见到了杨浦区旧改居民的生活场景。这是一个沿街、一开间、二层的小楼,每层面积约为21平方米。刘阿姨和她丈夫住在底楼,二楼是她哥哥住的地方。底楼靠近沿街部分为厨房,后面则用木板隔出了一个约8平方米左右的小卧室,里面有一间小卫生间,再加上一个衣柜和一张1.2米的小床。刘阿姨在这里住了30多年。“条件很艰苦的。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从天花板上节能灯的缝隙中滴下来。”刘阿姨指着天花板说。

  据她介绍,这座私房于1971年由她父母翻建,后来给了她兄妹俩。刘阿姨先是在国棉12厂上班,上世纪90年代她从工厂辞职后,就在这沿街的底楼开了一家冷冻食品店,和丈夫一起供养起整个家庭。直到两三年前,她才把铺面关了,改为如今的厨房。

  “怎么没有早点买房,从这里搬走呀?”

  “要供养儿子读书、读大学,读完大学还要给他买房、结婚。”刘阿姨笑着说:“现在多亏了党和政府的阳光旧改政策,让我们终于可以搬离这老房子了。”

  据介绍,137街坊东至贵阳路,南至平凉路,西至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北至河间路,被征收居民和非居住单位共219产。虽然体量不大,但难度却也不小。137街坊私房占比高达91.8%。针对私房多、共有产多的特点,杨浦区旧改办、区第二征收事务所对基地内房屋及居民情况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为居民签约及征收补偿工作夯实“地基”。

  细致的工作,得到了居民们的充分认可。“盼望旧改,我盼了几十年了。”137街坊的方阿姨是一位老党员,面对旧改提速她说道:“真是大快人心,以前弄堂里脏乱差,现在通过旧改,还了居民一个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方阿姨说,早在“二次征询”签约之前,她就做好了家里的思想工作,等到9月3日预签约一启动,她在当天就把合同签掉了。她还做起了弄堂里小姐妹工作,早签约、早得益,“如今她们都已经签掉了”。

  “经办人年轻有为、认真负责,速度像开飞机一样,超级快。”最后,方阿姨不禁为旧改征收提速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旧改“新手”认真细致做好政策讲解,获得居民认可

  对于定海路街道来说,137街坊是今年要完成的7个旧改基地中的第五个,居民们对旧改比较了解。

  201街坊是延吉新村街道首个实施旧改征收的地块,居民们对政策还有许多的疑问和不理解,如何把政策讲深讲透、把居民工作做通做实是征收队伍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介绍,201街坊东至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宿舍,南至周家嘴路,西至友谊新村幼儿园,北至辽源东路,被征收居民和非居住单位共305产。地块内房屋,建造年代久远,房屋结构简陋,煤卫等基本生活设施简陋,居住环境逼仄拥挤,安全隐患突出,居民盼望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十分强烈。

  对此,区旧改办、延吉新村街道、区第三征收事务所率先向基地内党员开展政策宣讲,以点带面营造良好旧改氛围,听取基地居民建议和意见,组织政策宣讲,从政策法律法规到“三块砖头”,认真细致做好讲解,引起了居民们热烈反响。

  昨天,201街坊的签约率达到93.09%,这意味着又有280多户居民即将告别逼仄的旧房,迎来全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