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人才,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正全力营造吸引各方英才近悦远来的“强磁场”。面向各类人才,上海坚持制度创新,汇聚利于人才发展的资源、要素等等,创新创造活力在黄浦江两岸竞相迸发。数据显示,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已达675万人,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人才政策体系。
面向“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目标,上海还将加强建设吸引集聚人才的大平台,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重点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一流创新舞台。
制定紧缺人才目录,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新时代的人才被赋予新使命、新任务。
结合实践,上海出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诚信品德、创新能力、学术影响、社会贡献为主要标准。由此打破了单一固化考核标准对于人才培育发展的阻碍。特别是,突出市场化导向,上海率先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动由领军企业等牵头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就在上个月, 《上海市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类) “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向社会公开,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到成果转化、科技支撑,覆盖23个大类239个小类的人才。
这一目录的制订出台,传递出上海人才政策的积极信号——选才用才“不以一把尺子衡量”,特殊人才配特殊政策,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吸引集聚海内外英才,上海不拘一格引才育才。在长三角地区,一个人才流动新生态渐渐形成。在上海市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长三角地区已实施建设交通领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继续教育证书互认。长三角G60科创人才峰会制度的建立完善,也进一步健全了区域内项目制、候鸟制、兼职制、组合式等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授权松绑,赋予科学家更大资源调度权
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还在体制机制。一方面,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近年来,上海已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审、人员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将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授与用人单位,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才、统筹用编。
自创建之初,上海科技大学便已开始探索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考核评价时,明确科研成果和学术成绩“下不设量,上不封顶”。这一新机制下,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科学自由探索,支持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自探索以来,该校已有24名常任教授岗位教师完成晋升考核。
用人主体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由此造就了新模式不断涌现,包括“大师+团队”“靶向引进”等。在复旦大学,在一批顶尖科学家带动下,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顺利组建,并由此加速了科研团队在蛋白质折叠领域的前沿研究。上海商学院则探索建设“人才旋转门”特区,在编制外建立“人才特区”,借由特殊引进政策、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吸引集聚优秀人才。
为放大强化市场价值的激励效应,上海还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譬如,持续畅通“纸变钱”通道,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推动成果转化个税递延缴纳政策落实落地。
做优软环境,培育创新创业优质生态
吸引各类人才汇聚上海、扎根上海、干事创业、实现价值,软环境同样关键。
创业之初,不少高校科研团队难免面临“资金之困”,一些颇具潜力的科研成果也因此被迫“滞留”实验室。为此,上海相继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全市各区积极开展各类大赛,培育创新创业“流量池”,并从中筛选种子项目。一旦在大赛中发现有潜力的后备选手,个性化匹配扶持政策,包括租金减免、租金置换股权等。
针对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科创企业,上海还逐步建起多元灵活的融资体系。譬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门设立了大型政策性担保基金等。
在广大创新主体中,不乏手握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他们手中的专利技术交易活跃度,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此,上海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为牢牢“黏”住海内外人才,部分区域还开辟了“共享发展”模式。在宝山区高境镇,新推出的科创合伙人,不仅给予人才专项扶持,还让他们共享区域发展成果,在未来区域项目投资时享有优先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