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团开放日奉献“新闻盛宴” 改革依然是主旋律

2017-03-07 01:3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 (记者方永磊 傅闻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进入了团组讨论对媒体开放的时间段。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和改革的桥头堡,上海代表团3月6日成了记者们关注的焦点,来自上海代表团的六十多名代表和数百位国内外媒体同行,齐聚一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探讨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
  韩正:点赞共享经济 支持共享单车在发展中规范
  面对海内外数百名媒体的“长枪短炮”和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代表们坦诚布公,侃侃而谈。在记者问及关于共享单车等问题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点赞共享经济,他说:“我先表明我的态度:共享单车,我支持。这样的一个创新举措,我非常赞赏。”
  韩正表示,这个新生事物短时间发展非常快,百姓很欢迎,社会也关注。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上海共享单车投放量达到45万辆,注册用户450万,每天使用超过100万辆次,自行车厂家生产供不应求。
  “我的预判,共享单车已经不只是用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它一定能成为大城市的一种既低碳、又节能的出行方式。” 韩正表示,面对共享单车这样的创新,政府首先应该拥抱。他说,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和规范,并逐步制度化。
  “一个城市的有序发展,经济调整是永恒的课题和主题。这既是冲击,也是倒逼改革和转型的重大机遇。”在回答央视记者关于“GDP增速”的提问时,韩正表示,上海经济调整后已开始持续健康稳定向好。他说,上海将终坚持质量、效益、结构优化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把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考核指标、政策举措,都集中到如何促进效益好、质量高、结构优的路子上来,同时提出建设用地、人口、环境、城市安全四条底线。
  “上海市委市政府经过这么多年调整,转型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局面,从去年整个运行来看,出现了经济持续保持健康稳定向好的态势。”韩正表示,上海GDP的单位能耗经过近十年的调整,降低了45%以上;空气质量,去年上海空气质量、PM2.5人均浓度是45微克/立方米。还有群众关心的居民收入、企业盈利、政府财政收入,每年都实现了我们预期的增长目标。因此上海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为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应勇: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颜值和发展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问题,也成为今天媒体关注的重点。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城市时刻需要精细化管理。上海是个超大型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机动车达到300多万辆,轨交营运里程目前在全球城市中最长,每天超过1000万人次通过地铁出行。如果没有精细化管理,就难以让市民满意。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近年来,上海坚持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社区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直到今年,这项工作仍然是市委重点推进和督查的工作,相信全市上下齐心,形成合力,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记者现场提问)
  拥有全国首个自贸区的上海,依然要做创新改革的排头兵。应勇表示,上海正会同国家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制定深化自贸区建设的工作方案。总的目标是要到2020年,把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正有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应勇表示,根据这样的目标定位,将实施一批新的试点任务,包括通过改革的系统集成,使上海自贸试验区成为融开放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对标国际标准,使之成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通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使之成为市场要素资源配置的功能枢纽和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殷一璀:“最严”食品安全条例配套文件正在制订
  “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食品安全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回答记者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问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表示,一年来,上海市在新《食品安全法》实施落地进程中取得了卓越成效,今年1月份,上海市人大已经通过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上海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已经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我们发现监管的空白出现,主要是由于新业态的出现。”殷一璀对现场记者说,“各位记者你们很辛苦,经常要吃外卖,现在网络食品也很多,还有中央食堂配餐等等,这些新业态给我们带来了新问题。”
  殷一璀表示,“严”体现在全过程、全环节、全覆盖,尽量去除空白。同时,“最严”不是不可操作的法条,而是要有可操作性。本着这样的思想,人大对这部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精细的修改,修改比例达到93.8%。
  “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食品市场的准入将比以前更严格,一些空白将得到补充,对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追究有了很多新规定。”殷一璀介绍说,3月20日上海新的食品安全条例就要实施,届时,相关执法力度将大大加强,也将进一步做实上海已有的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
  她同时透露,关于行刑衔接、备案后监管等难点问题的配套文件,目前也都在制定之中;上海市人大已经连续六年进行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今年还将继续进行。
  代表集思广益 推动改革落地生根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的经济增长、创新转型、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问题,今天也是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食品安全等热门问题,也都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代表团审议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盛亚飞、马须伦、朱国萍、孙宪忠等代表分别就他们关心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盛亚飞代表关注的是深化农村改革的话题,他建议扩大家庭承包规模,探索以股份化为特征的农村改革实践,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他认为这样的股份化改革,既摸清了每个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的家底,又搞清了每户农民所占的股份数量。既有利于保护离土农民,又有利于保护留土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
  马须伦代表审议时说,“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民航业应不断提升通达性、便捷性,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他建议进一步构建航线网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面通航;依托航空枢纽建设,推动内联外通,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强风险防范,增强管控能力。他还建议,加强统筹协调、形成行业良性竞争;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实施落地签证,放宽入境免签政策;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顾晋代表建议完善助产士体系,加强母婴健康保护。他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助产士需求难以满足,主要存在数量不足、文化程度较低、培训基地覆盖面不够、缺乏独立的职称体系等短板。他建议推动建立独立的助产士高等教育学科,对学历低但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可给予相应的能力资格认证;完善培训体系,增加政府对参训人员和培训基地的支持;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建立独立的助产士职称体系;推动修订完善母婴保健法实施方案。
  基层代表朱国萍则关注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探索如何满足当前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她建议推动“医养结合”进一步在基层落实,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在制定实施养老服务政策和为老服务项目时,对失能失智老人群体有所倾斜,缓解相关家庭压力。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通力协作解决,争取让每位老年人幸福养老。
编辑: 林馥榆
关键词: 上海;两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