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沪智慧微菜场将覆盖1.2万个社区 菜价比传统菜场低一成

2017-03-13 10:52:00来源:劳动报
  (原标题:智慧微菜场将覆盖1.2万个社区)
  据《劳动报》消息,手机下单,货柜自取。一台台被唤作“智慧微菜场”的智能机器,把菜场搬进了社区。记者昨天(12日)从市商务委了解到,目前上海有包括厨易时代、食行生鲜、强丰等几家企业运营智慧微菜场项目,申城的智慧微菜场去年末就已超过千家,未来3年至5年时间,智慧微菜场将基本覆盖全市1.2万个社区。
  智能购菜机进小区 下班买菜只需几分钟
  傍晚6点,家住慧芝湖花园一期的周女士准时下班回家,习惯性地在自家小区门口的全智能售菜提货生活服务终端“厨易站”前驻足停留。透过透明玻璃橱窗看看商品,她在机器的显示屏上点选了一份标价为2.9元/500克的莲藕和一份1.9元/500克的本地青菜,按下“结束购物”键后,用充值卡在感应区轻轻一刷,只见服务器响应后机器自动运转,选中的蔬菜缓缓被推到了取货口。
  “每天回家前,顺路花个几分钟就能买点菜回去。充值卡可以在线充值,对于我这种双职工家庭而言,很方便。有时候来得晚了,剩下的菜不那么多,就会选择提前预定。”周女士告诉记者,除了现场实时购买,这台机器的另一边还设置了多格储藏柜,通过手机App下单后,中午12点前预定,下午5点左右就能送到。同样是刷一下卡,就能取出预定的菜品,买菜过程,甚至快过“淘宝”。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的智慧微菜场主要以自动售菜机和“网订柜取”两种模式为主,将菜市场浓缩成自动售菜点,现已在本市许多社区、服务点、园区、商务楼宇布局。
  在曹家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台“强丰生态农庄”蔬果自动贩卖机前,有三位阿姨正在选购。两侧橱窗内摆放着近40种菜品,除了绿叶菜,还有各色水果和鸡蛋,每款都用塑料薄膜包装,商标上标明了单价、重量等信息,还有一个可用于追溯的二维码。
  “买过好几次了。”家住对面小区的李阿婆说,以往自己去菜场买菜少说也要走上近10分钟,有了这台机器,自己可以少走不少路。“菜的价格不贵,菜品是冷藏保存的,很新鲜。”她说着,摸了摸刚买下的一盒黄瓜,整个包装还是冰凉的,带着些许冷凝的水珠。
  家住杨浦区四平路的一位许阿姨告诉记者,沃尔玛、大润发离小区都有两站公交的路程,一方面距离远,另一方面,买回来的蔬菜新鲜度大打折扣;如果去小区周边的无证小摊上买,心里又总是不太安心。“这种购菜机进小区,还是很受欢迎,有时候去菜场买菜还要排队。”销售品种达4000以上菜价比菜场便宜10%左右
  以“网订柜取”模式为例,销售品种达到4000种以上,俨然是一个小超市和农贸市场的结合体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智慧微菜场销售的大部分菜品价格比菜场要便宜一成左右。要求极高的冷链配送、机器内的冷库储存、场地租金等成本不菲,为什么菜价还能便宜?食行生鲜市场部总监高海峰说:“传统的生鲜行业中,其实成本最大的一块在于损耗,传统模式下蔬菜瓜果的运输为了抢时间,从田头走到零售终端损耗率可达30%左右,而我们通过直接与农业基地的合作,损耗率控制在5%左右。”
  上海厨易实业有限公司CEO沈军伟举例称,“一斤青菜田头收购价是0.8元/斤,卖到终端至少要2元/斤。一是因为中间经历了多道分销,层层加价,另一方面,传统的模式下,损耗部分的成本都会被分摊到产品上,终端价格就自然较高了。产地直供,降低损耗率,虽然看起来全程冷链的成本较高,但最终售价依旧低于传统菜场。”
  储存柜使用率超9成 七成消费者是中老年人
  “一般小区内的配备是一个常温机器、一个冷冻机器还有三个冷藏机器。每个机器配备10个柜子。”高海峰告诉记者,食行生鲜采用的是网上下单机器提取的模式,企业会根据每天的订单情况单日分两批进行配送,一辆物流车可覆盖10-15个小区网点。“根据客户在App下的订单,次日就能送货入柜。目前大部分地区能达到满柜状态,使用率超过9成。我们也会根据不同小区实际的订单情况,对机器进行补充。”
  而记者了解到,厨易同样是采用一日两次配送的模式,早上8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分别进行配送。沈军伟向记者透露,目前每天运送到玻璃橱窗内的生鲜产品都能在短时间内销售完毕。有趣的是,在厨易站,消费者群体70%都是中老年人。沈军伟说,智慧微菜场的出现,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的确吸引了很多年轻白领和双职工家庭,但当前买菜的主力军还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现实中,家中白领下单,老人领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不过在他看来,良好的销售情况也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据悉,目前全市一共有100多家智能厨易站,分布在静安、杨浦、普陀、宝山等各个区。沈军伟自信满满地表示,未来3年时间,这一数量有望暴增至3000家以上。
  高海峰表示,目前食行生鲜在上海每天的订单量达6万单,销售额近300万元。从三年前仅有30多个站点,到去年突破千家,他表示,今年站点总数预计要超2000家。
  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去年,食行生鲜、厨易时代、强丰等3家企业销售额近1.5亿元,已覆盖本市除崇明以外的15个区。未来3年至5年,智慧微菜场将基本覆盖本市1.2万个社区。与传统菜场互补百姓“菜篮子”立体化
  一边是智慧微菜场的迅速扩张和发展,一边是传统菜场的不断转型。智慧微菜场能否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重新定义老百姓的“菜篮子”?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智慧微菜场的发展,更多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销售渠道和模式。线上与线下各有优势,形成良性互补。在积极推进智慧微菜场落地的过程中,各区商务委也纷纷牵线搭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
  静安区商务委相关人士表示,“智慧微菜场的模式是对传统菜场很好的补充。它走进社区,又有多种支付方式,既迎合年轻人需求,也方便了老年人。”记者了解到,在静安区,早先搭建了“3510”副食品供应体系,即3分钟到菜点、5分钟到菜店、10分钟到菜场。“我们组织引进了有基地的农业生产龙头企业,让他们开进社区,产销对接,定时定点定品种,直接销售一手货,保障基本供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智慧微菜场的出现也为这一模式添砖加瓦。
  据相关人士透露,随着微菜场等正规服务走进社区,一些流动摊贩因为价格高,食品安全没保障,渐渐没了立身之所,很多摊贩都已被市场自动淘汰。“在这点上,智慧微菜场的补充作用很明显,有效抑制了流动商贩的市场,为城市的治理也带来了帮助。现在老百姓的菜篮子变得更加精细化,立体化,线上线下的联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编辑: 林馥榆
关键词: 上海;微菜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