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3月30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汤晓蕾)近日,上海农商银行和上海沪剧院签订了新一年度的全面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2016年首次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本土企业与本地文化的合作模式,关心沪语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唱响上海声音,弘扬上海精神,共同致力于上海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沪剧的起源和发展源自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发展轨迹见证了上海城市面貌的历史变化,也成为了上海文艺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被喻为“上海的声音”,是上海本土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上海沪剧院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沪剧表演艺术院团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是沪剧艺术的大本营和传播海派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承担着沪剧传承和发扬的使命。近年来,上海沪剧院屡次获得国家级、市级的各种重量级荣誉;茅善玉院长也连续两年作为上海的代表之一,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引领沪语文化走向全国。
上海农商银行同样源于本土、扎根于上海,同时也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和服务于上海的地方经济,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腾飞,是上海本土化的重要商业品牌,长期致力于服务本地区的企业客户和浦江百姓。十几年间,该行从234家以郊区业务为主的信用合作社,发展成为一家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域并具备一定辐射能力,具有商业银行综合服务能力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连续多年跻身全球银行200强。
从2016年开始,上海农商银行、上海沪剧院开启了沪上商业银行和传统院团合作的先河,成为沪上跨界合作的样本。通过资源互补,推广品牌的同时,合作双方着重惠及普通老百姓,让更多喜爱沪剧老百姓能“常看戏,看好戏”。全年送戏进社区,在崇明、青浦、金山、松江、奉贤、浦东、嘉定、闵行举办了8场沪剧演出,观戏人群达4300人次,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双方还联合举办了“上海小囡沪语情”儿童沪语才艺比赛,将沪语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赛后反响热烈,很多家长都表示让孩子们学会说上海话、说好上海话,喜欢沪剧艺术是作为上海人乃至新上海人应该传承的文化。2017年1月,由上海农商银行冠名的“戏·聚精典 上海的声音”迎新春沪剧经典交响演唱会更是在辞旧迎新之际掀起了沪剧热潮。
今年,双方将进一步寻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打好本土牌、惠及众百姓的同时,实现金融机构和院团发展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