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韩正一周】郊区的品质
“对于中心城区而言,速度并非第一位,品质和环境才是第一位。”2014年末,韩正在调研当时的闸北区时,曾对中心城区作此阐述。
两年半之后,“品质为先”的要求,同样提给了郊区。
4月19日、20日,韩正先后调研宝山、嘉定、金山、奉贤四区。在后一天调研时,他表示,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全面提高郊区发展水平,而面向未来发展,郊区要始终把发展品质放在首位。
提升品质的具体任务,包括深化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深化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深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韩正说。
图片说明:韩正调研金山河道整治。陈正宝摄
算上一周前调研青浦,韩正在二季度开始已经调研了5个郊区,既包括已经高度城市化的区域,亦包括传统郊区。安排这样的集中调研,所到之处着重关注和谈论的问题,不只为针对某一个区,而要体现相当程度的普遍性。
借一个区的场合,对“一类区”(即中心城区和郊区)做文章,这是近年韩正调研区县时的一种习惯。2014年11月,他在两天内调研奉贤、闸北,即就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方向分别定了调。
当时,中心城区被要求“品质为先”,侧重点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而就各郊区,韩正要求其从三方面为全市“作贡献”:为全市建设用地减量、实现“负增长”作贡献;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作贡献;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
两年后的2016年8月,他密集调研奉贤、松江、青浦时,亦提出“上海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重在全面提升郊区发展水平”。
他表示,郊区发展必须始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郊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要持之以恒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到明年年底,上海所有中小河道、断头河基本消除黑臭状态,水域面积只增不减。
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同今年提出的多项任务之间,存在某种呼应。而今年正式提出的“郊区品质”,其实在当年就已埋下伏笔。
今天理解上海郊区的位置和意义,亦需要放在上海整体战略下来考量。
图片说明:韩正在郊区调研。陈正宝摄
4月20日,在金山和奉贤调研时,韩正再次提出了“三个贡献”。今年的表述更为详细:“一是千方百计加大力度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持续用力补好短板,抓好‘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郊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二是为全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三是围绕全市布局优化,为全市建设用地减量化作出更大贡献。”
一个基本判断是,郊区同中心城区之间,既要“一体”,又要“互补”。
“一体”自然指城乡一体化,这是持续多年攻坚的问题,亦曾被列为2014年的市委“二号课题”。对上海而言,无论是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是初步建成“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均需要中心城区和郊区在发展能级、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缩小差距;而此前存在的财力、资源投入水准、居民收入、社会治理水平等多种差距,亦需通过制度化方式予以填补。
而“互补”则意味着,郊区在功能和使命上,同中心城区间又存在某种分工。这种分工组合起来,又影响上海全局。
从产业空间而言,中心城区的空间已近饱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亦渐趋定型。而除现代服务业外,上海要避免产业结构空心化所不可或缺的先进制造业功能,则自然需由郊区承接。
同时,在中心城区不可能再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全上海提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底线,亦需郊区来坚决固守。这意味着郊区在近年格外强调的“压”和“减”方面,需要付出特殊努力——此前大量存在于郊区的落后产能、污染企业,正是重点压减的对象。
这方面,韩正曾多次强调,郊区在抓“四新”经济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更重”。而郊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亦是持续多年,并影响上海全市环境质量的问题。
也正因此,韩正连续数年调研郊区,无外乎都侧重于三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二是环境整治,三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就这三个方面,市委高层均有过分别专门部署。上海“十三五”规划对郊区产业结构专门作过明确;2015年下半年起开始的环境综合整治,包括“五违四必”和中小河道整治,亦以郊区为始发点和重点区域;针对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出的“1+6”文件,亦有专门针对郊区的篇章。
图片说明:韩正在奉贤柘林镇华亭村调研。陈正宝摄
2015年,韩正在嘉定调研时的一番话,亦表明了高层对上海郊区未来方向的基本判断。他表示,嘉定区要探索出“上海郊区内涵式发展的新路”,这条新路包括守住底线、特别是建设用地减量和人口总量控制这两条底线;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水平均等化的角度切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构建起符合未来发展的产城融合体系。
这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显然适用于各个郊区。今年韩正的调研内容,与这些均有对应。如其在宝山、嘉定、金山、奉贤均了解了“五违四必”整治和中小河道整治情况;在宝山和金山了解重点转型地块的规划建设;在嘉定查看汽车城内的制造业升级;在奉贤了解村级治理新试点等。
韩正表示,上海郊区需对标“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定位,在“三个深化”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深化郊区新城的功能规划,推进产城深度融合,建设宜居宜业的郊区新城,为上海未来发展创造和留出更多空间;深化完善郊区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市委“1+6”文件,使管理资源和职能真正下沉到基层,并严把项目准入关和土地供应关;深化推进郊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搞一刀切。
这些归结起来,就是郊区品质的内涵——打底的是生态品质,关键是生产品质,最终落脚点则在人的生活品质。而以品质为先,就意味着能够坚守底线,甚至耐住短期的寂寞。
另一方面,在中心城区之后强调郊区也要“品质为先”,也是“城乡一体化”的体现。对郊区而言,时下既需要强调把守各条底线,也需要来自市级层面的坚定支持,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对基础相对薄弱的远郊来说,这种支持显得更为迫切。
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的韩正,亦给出了承诺:市里对郊区要进一步加大“三个倾斜”的支持力度,“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郊区人口集聚地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向郊区倾斜、执法管理力量向城乡结合部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