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13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推进同有关国家合作的重要举措。上海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是最先呼应这一国家倡仪的国内省市之一。 2016年,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5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占全市贸易比重近1/5;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累计143个,备案中方投资额超过36亿美元;新签工程承包项目合同额89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占全市比重超过七成。 上海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带来的契机,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故事?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专题报道,探秘国家战略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改变。
【新民晚报·新民网】两千多年前,驼铃古道上留下了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的美名。如今,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一些上海建设企业走出国门,围绕“设施联通”与沿线各国合作发展。在“走出去”倡议的实施中,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上海建工就是一例。
打通“经济动脉”
高速公路带动他国经济
去柬埔寨游玩,很多旅客都喜欢先游览首都金边,再坐大巴前往暹粒看“吴哥古迹”。这条经典线路6号公路,是柬埔寨的“经济动脉”,但曾经一度是游客们的噩梦,约七米宽、两车道,路窄,损坏情况严重。7个小时路程的颠簸,甚至被游客称为一场“历险记”。
2013年,这条公路由中国提供优惠贷款,交由上海建工拓宽修复。经过4年建设,如今6号公路不仅平整地铺上了沥青,还成为柬埔寨首条双向4车道公路,计划于今年6月份全线通车。通车后从金边到暹粒只要三四个小时,且极大推动柬埔寨旅游、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发展,为沿线地区经济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延伸,上海建工的国际业务从“房建”向“基建”领域积极转型。截至2017年3月,上海建工在全球共有28个在建项目,基础设施占比达50%以上。其中,“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共10个,包括柬埔寨金边二环公路项目、尼泊尔加德满都内环路改造、印尼万隆高速公路、东帝汶国家一号公路改扩建等。
机遇挑战并行
中国古典园林落户海外
异国他乡,随时需要迎战各种困难。“国际标准设计和施工、合同体系、资金风险,都是‘走出去’主要的困难和挑战。”上海建工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兴告诉记者,2015年4月25日,上海建工集团尼泊尔加德满都内环公路改造项目部遭遇了尼泊尔8.1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时,由于疏散及时,项目部37名中方人员和81名尼泊尔人员均无伤亡。但这场地震,让正常的施工停下了,项目部成员转而投入了抗震救援的队伍,调派吊车、挖掘机前往地震发生现场,从倒塌的楼房中抢救出4名幸存者,还为当地受灾小学两百多名留校师生提供生活物资、水、食物和爱心捐款。
机遇,也在挑战中应运而生。“走出去”,给上海建工带来了多元管理模式和国际化的企业氛围。如今,上海建工的国际业务可以用“一体两翼”来概括。“一体”是指以工程承包为主体,“两翼”是对外设计咨询和对外贸易。近年来,上海建工形成了多家子集团共同参与的“大海外”发展格局,旗下的设计咨询事业群、建筑施工事业群,形成全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局面。旗下的园林集团则在比利时、德国等发达国家,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名片”,输出文化形象。
布局五大市场
完成和在建项目23个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上海建工国际业务已覆盖了部分沿线国家。近年来,市场拓展的重点主动向更多沿线国家靠拢,成果逐渐显现。目前,集团在柬埔寨、尼泊尔、蒙古、印尼等11个国家开展业务,已完成的和在建的项目共有23个。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建工初步建成了五大海外根据地市场——
■ 柬埔寨市场 抓住中国政府“两优”贷款项目机遇,在柬完成近2000公里道路、200多座桥梁(其中5座特大桥),在柬埔寨路桥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 南太平洋市场 从1995年进入该地区以来,在萨摩亚、瓦努阿图等南太平洋岛国先后建成萨摩亚政府办公楼、国家医疗中心等重大工程;
■ 非洲市场 2012年收购当地科卡金矿60%的股权,以此为契机建成了厄特根据地市场,实现了机械设备供货、工程承包、黄金生产和销售等多元业务的持续发展;
■ 加勒比海地区市场 2007年以国际承包方式完成特立尼达多巴哥社会发展大厦后,先后在特多、圭亚那和多米尼克等国家完成近20个工程项目,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 北美市场 以承建驻美使领馆为契机,在美国实现了长期持续发展,并辐射加拿大市场。开发完成了洛杉矶别墅、纽约法拉盛富顿广场、纽约MiMA公寓楼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