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而言,技术与人的双重升级,方才是通往品质之道。
上周末,韩正开始了以市委书记身份的第四次出访。而在行前,韩正密集安排了多场调研。
6月7日、8日,韩正先后前往市高级人民法院、闵行区七宝镇和静安区,分别就法院工作、分类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和中心城区建设开展调研。
三场调研,看似针对三个关联不大的议题。但再作观察,其背后却有不少共通和巧合。而它们指向的,均是这座城市的某种“品质”。
最近两年,在韩正对上海各方面工作的期望中,“品质”已成为高频词。这种品质,既包含物质层面的城区品质、发展品质,亦包括非物质层面的管理品质、治理品质。
提升品质既被视作上海方方面面工作的普遍要求,自然意味着需要一种更具内涵、更具深度的发展思路。
精准与效能
一个巧合是,韩正的这几次调研,都看了“数据”。
在市高院,他的主要行程,就是了解“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建设进展。在高院的系统研发基地和信息管理中心,韩正详细听取了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开发建设情况介绍。
而在静安区,韩正专门来到市北高新“云立方”园区的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察看大数据在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运用。
对韩正而言,关注大数据,已不只是关注一项纯粹技术。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如何在城市治理乃至各项改革中发挥作用,才是重点所在——对城市治理者而言,只有对传统治理方式进行补充甚至再造,从而提升治理的精准度和效能,这些新兴技术才是有意义的。
而从官方发布的新闻稿看,韩正所到之处,其表现出浓厚兴趣并给予肯定的,亦在这些方面。
在高院,他查看的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将现代技术与司法改革进行嫁接,把统一适用的证据标准嵌入数据化程序中,以解决刑事案件办案中存在的证据标准适用不统一、办案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以减少司法任意性,防止冤假错案,提高审判质效,促进司法公正。
七宝镇市场监管所,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形成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模式,并聚焦重点对象开展精准监管。
在静安,数据交易中心则承担促进商业数据市场流通、跨区域机构合作和数据互联、政府数据与商业数据融合应用等职能。
显然,较之于传统的政府、市场或司法体系运转方式,信息化手段的介入,不同程度填补了过去存在的某些短板。而提升“精准度”,是其初衷所在。
“精准”恰恰是时下上海特别需要强调的治理之道。
技术与人力
今年3月,习近平对上海提出“四个新作为”要求时就曾提到,上海要带头强化智能化管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当时,习近平的一句“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传遍全国。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同时治理问题高度复杂的时代,所谓“绣花”显然不再只靠人工,而需要通过技术的“智能”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已有的大数据手段,韩正也提到了时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在调研分类综合执法改革时,他要求相关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
而在市高院,他亦表示,法院系统“要进一步以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显然,旨在“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的上海,对技术变更趋势需要亦步亦趋,并占据使用的先机。这对进一步的精准治理而言,是愈发不可或缺的硬件保障。
而另一方面,制度层面的“软件保障”,亦被韩正着重强调——针对司法改革、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和基层社区治理,三次调研中,韩正都提及“人”的问题。
韩正在静安表示,要“多多关心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他们的成长、多多关心基层一线的呼声和需求”;对新成立的市市场监管工作党委,他则提出,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事实上,围绕“人”展开的制度安排,亦是这三项改革任务中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司法改革中的员额制,分类综合执法改革中的机构重组和执法力量下沉,还是基层治理中为社区工作者队伍充分赋权,相关方面的改革力度,均称得上史无前例。
这些改革的意图,均在于最大程度破除原先的体制机制瓶颈,通过释放人(即队伍)的活力,来实现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上海而言,技术与人的双重升级,方才是通往品质之道。
标准与责任
与品质关联度颇高的词是“标准”——高标准,方有高品质,这是一条自然的逻辑。韩正曾在不同场合强调上海需以“最高标准”制胜。此番在静安,他重申城区环境建设“工作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景观区域和非景观区域标准一致”;针对市场监管,他则强调“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纪律约束都要从严”。
很多时候,抬高标准,是为了担当标杆。既有“排头兵、先行者”的要求,在多个方面担纲全国标杆,就是上海的自觉。
在市高院,韩正特别强调,上海要“全力以赴把上海建设成为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努力在法治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既是来自中央的要求,亦是上海的内在需要。而从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到产业布局和城区建设管理,当标杆,都是上海需要随时考虑的问题。
在静安区,韩正向上海各大中心城区提出,要立足全局,打造“城市发展的新标杆、新亮点”。这番话在静安讲颇显特别——去年初出席新静安区首次党代会时,韩正对新静安的期望,正是打造“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
如今话语以另一种方式重复,既是再次强调,也是要求升级。而对各地区的主政者来说,无论当标杆,还是“标杆中的标杆”,都需要明白一些特殊的责任。
此番调研静安时,韩正提出,各区需“在四个方面用心使力”——城区形态、产业形态、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营造。而为首一条,是“城区形态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凸显‘双增双减’、推进城市更新,使历史风貌进一步得到保护和延续”。
这番话在静安讲,同样颇有意味。此前就历史风貌保护问题,韩正有好几次意义特别的阐述,正是在静安调研或参会时所讲——2015年3月,他在老静安区调研科创中心建设时,特地强调“城市建设与发展、更新与改造,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前在经济上、精力上可能会付出很多,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会得到更多、我们这座城市会得到更多,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而今年2月,农历新年工作第一天一早,韩正即前往静安调研历史建筑保护,并正式将旧区改造中的“拆、改、留”原则改为“留、改、拆”。
显然,在韩正眼里,以静安为代表的中心城区,在历史风貌保护上需要承担超出以往的特殊责任。而唯有承担这样的责任,理想中的城区品质才显得完整。
由此就不难理解此番韩正再度重申这一问题的深意。“中心城区的历史风貌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精心保护、用心留存,各项保护工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他在静安的话,其实是对全市喊话:“对破坏历史建筑的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