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寻访上海“中国特色小镇”② | 海上怀旧梦 鹤影归水乡

2018-02-25 19:00:00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车墩影视基地航拍全景。徐程 摄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杨洁)这里有全国著名影视基地,老上海旧时建筑一比一复刻,处处演绎着十里洋场的繁华旧梦;也有“东到华阳西跨塘”的华阳老街,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和独特的人文故事,隽永流长。这里还有风味独特的小吃,农家土糕、“老来青”稻米浓香诱人;更有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丝网版画、农民画、剪纸作品曾多次获奖。

  二零一六年十月,车墩与枫泾、朱家角一起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随着小镇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铺开,一幅色彩绚丽的图景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的车墩将呈现怎样的风貌特色?近日,记者实地探访,感受车墩“一镇两貌”的独特魅力。

  影视基地 复刻十里洋场

  从十里洋场的歌舞升平,到石库门内的人情世故,老上海从来都是文学影视作品偏爱的舞台。一座城的悲欢离合,往往被描摹出千种模样,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位海派闺秀独有的格调、摩登与优雅风情。

  踏着冬日初雪,记者也“穿越”了一回时空,来到旧时南京路上。繁华马路两旁,永安、新新、先施三大百货公司鼎足而立,日升楼、盛锡福等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目光追随着有轨电车的长辫子一路穿行,老商户门口高高悬挂着店招彩旗,色彩斑斓,猎猎而动。街道两侧的墙面上还贴着当时流行的品牌广告,身着旗袍、波浪鬈发的民国美女巧笑嫣然。不远处的草坪尽头,坐落着马勒公馆,赭红外墙上积起薄薄细雪,更添梦幻。

  图说:车墩影视基地雪景。徐程 摄

  这里就是位于车墩镇的上海影视乐园,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家喻户晓的《情深深雨濛濛》《建军大业》《伪装者》等多部影视作品均在此取景。拨动岁月的指针,苏州河码头、外白渡桥、尖顶教堂、石库门里弄民居……这些风格迥异的经典老上海建筑场景与历史风貌,在此逐一复刻还原。

  早在上世纪末,车墩镇就与影视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1998年,上海影视乐园一期投入使用,建成至今,已累计接拍影片与电视剧近千部,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2016年10月,车墩镇获批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其特色定位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影视文化产业上。

  “未来的车墩将是一个以老上海风貌为核心的特色影视小镇。”车墩镇党委书记曹雷军表示,车墩镇始终将定位明确在高科技影视文创上,目前正在制订并不断完善《车墩影视特色小镇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影视特色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

  前不久发布的“上海文创”50条,将影视产业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这也让车墩人感到心潮澎湃。事实上,近年来车墩镇已不再聚焦单一的影视拍摄功能,而是主动向多元产业链功能转变,积极打造上海影视文化的“智库”中心和“双创”基地。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叁零·SHANGHAI”在此落地,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引进企业1680户,实现产值近120亿元,陆川、徐铮、张丰毅、陶虹等一批导演、演员、编剧工作室纷纷在此落户。

  图说:车墩影视基地一角。郭新洋 摄

  曹雷军告诉记者:“作为松江科技影都核心区两翼的东部组团,车墩将围绕科技影都规划,推进影视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集聚和城镇功能的升级完善,车墩镇将形成产城融合的时尚生活方式。目前,车墩镇正积极推进上海影视乐园二期、昊浦影视基地、保云智慧文创云基地等项目,其中,昊浦影视基地将重点发展科技影视及相关装备产业。

  “自十六铺码头逆流而上,船行至米市渡,国内外知名影星踏上华阳湖畔的红毯,来到车墩镇参加影视剧发布、颁奖等活动。普通民众也可以在此参加‘老上海仲夏夜’‘旗袍文化节’等主题活动,体验浓郁的海派文化风情。”曹雷军畅想的车墩未来,前景可期。

  华阳老街 重现明清风韵

  如果由东向西,在车墩镇里转上一圈,你会发现,这个镇子还有“两张面孔”:东部集镇地区,已全面完成旧房综合改造22.9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与影视园区内的老上海风貌,“和平饭店”“十六铺码头”“外白渡桥”等昔日标志性建筑也在开发建设中。而来到西部华阳桥地区,则又有人们熟悉的黛瓦白墙、潺潺流水,是典型的明清水乡、江南小镇。

  2001年,原车墩、华阳两镇撤二建一为新车墩镇,“一镇两貌”雏形初具。目前,除了与影视乐园联动的老上海风貌建筑外,华阳老街的明清水乡特色改造也已加紧动工,着力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底蕴。华阳社区老旧房屋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设计中还特意将明清风貌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力求在社区风貌中重现江南风韵。

  车墩镇文体所所长陆群告诉记者,华阳桥传统文化沉淀丰富,现有历史文物资源10处,包括历经漫长岁月沧桑的古宅古桥、见证华阳居民抗倭历史的平倭墓碑等。其中,古桥最能看出华阳桥深厚的历史底蕴。

  图说:车墩古镇风貌。徐程 摄

  松江有句古话:“东到华阳西跨塘。”说的是松江十里长街的起点和终点。华阳与跨塘,指的是横卧盐铁塘上的两座古桥,现在的华阳老街,也由此得名。说起这些古桥,陆群如数家珍:“现存的5座古桥为三里桥、钱家桥、永济桥、东杨家桥和西杨家桥,均为元、明时期的建筑,无论从年代或数量上而言,都非常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除了古迹以外,在历史演变中,华阳桥地区还诞生了朱叔建、朱季恂、奚天然等名人。朱叔建与朱季恂兄弟一生追随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其后人朱怀新是见证了现代中国美术历史的老艺术家。位于朱家弄堂的朱季恂老宅2013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修缮一新,主体部分日前刚刚竣工验收。

  “房梁与廊柱下的石墩等都完好保留下来,房屋内外的布局架构完全按照古宅的原有面貌,修旧如旧。”陆群介绍,修缮一新的朱季恂老宅将作为车墩镇非遗美术馆,展示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遗文化作品。与此同时,不远处的杨园也将成为车墩镇非遗传承中心,两馆将于年内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

  丝网版画 传承非遗技艺

  车墩镇文化底蕴悠远深厚,在民间有舞龙灯、串五方、小青班等习俗;还是个著名的“农民画乡”,特色品牌“丝网版画”是松江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沪郊农民历来不乏丹青高手,松江农民更是别出心裁,将现代丝网感光技术与农民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这种古和今、土与洋巧妙结合的画作。田野码头、喜获丰收、节庆佳日……农民的日常生活场景,经过大胆想象与艺术加工,跃然纸上,凝成了一幅幅充满天真淳朴的生动画面。已故著名画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沈柔坚曾称赞道:“他们自由地绘写形象,大胆地安排画面,强调人物和动物的动态,简括夸张,粗壮古拙而带些稚气,饶有风味地显出泥土气息和农民画的意趣。”

  图说:车墩丝网印刷版画。徐程 摄

  记者在车墩镇丝网版画基地见到了屡获大奖的丝网版画作者张玉良,他告诉记者,丝网版画的制法在1985年被松江美术馆指导老师周洪声、朱荫能掌握,随后传授给本地的美术爱好者。张玉良跟随老师学习技艺,30多年来,始终热情不减。

  要制成一幅版画颇费功夫,从构思到成稿,一套流程下来,通常要花上1个月。张玉良介绍,画完草稿后,根据各区块的不同颜色,要在透明涤纶纸毛面的对应位置涂抹大块墨汁,做成一张张墨稿。随后将墨稿附在丝网版面上,经过感光,丝网上就透出了相应的图案。在制好的丝网版面上涂抹颜料,色彩也就从细密孔缝中渗透下来,落到纸面上。“每种颜色,各有一张纸、一张网。如果画面中有5种颜色,就需要5张不同的墨稿和丝网版面。通过这样反复多次的重叠印刷方法,分别在对应的部位上色,最终画面中就会体现出各种肌理效果。”

  以前设备简陋,买不到现成的感光胶、感光粉,只能自己摸索调配。张玉良回忆:“在桌子里装上2000瓦的太阳灯,形成梯形光源,并在画板上铺海绵,压上石头、黄沙袋,需要这样照20分钟。”现在有了专业的机器设备,感光过程方便多了。

  曾经,松江依靠丝网版画,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如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及传承中也焕发了新的活力。“前来学习的年轻人很多。”张玉良告诉记者,丝网版画基地每年要开设4-5期课程,培训千余人。同时,以优秀版画作品为元素的纸扇、雨伞、碗碟等文创衍生品也深受人们欢迎。

  三生融合 守住生态底线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产业是根基,文化是灵魂,那么人文生态就是不可或缺的底色。

  车墩是松江区产业重镇,工业经济在松江区具有较高的地位。另外,现有近18万居住人口,也让车墩成为全区人口最多的镇。城乡环境建设和社会治理,是车墩镇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对此,曹雷军给出的答案是:“要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按照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的理念,创造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的人文生态软环境。”

  三生融合,首先要明确区域空间形态定位。曹雷军介绍,目前在规划中已初步确立了集镇生活商业区、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区、郊野公园现代生态休闲区、南部新城规划区等四大功能布局,使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同时,也要严把“环保关”,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据悉,自“五违四必”专项行动以来,全镇已累计拆除各类“五违”建筑202万平方米,并加紧推动污染企业清拆和畜禽养殖户动迁工作。

  图说:车墩城乡生态风貌。徐程 摄

  重塑城乡生态风貌也讲究精细功夫。古时,水网纵横的松江曾是鹤类生存栖息的天堂,也因此别称“鹤城”。尽管后因环境变迁,水鸟渐渐绝迹,但华亭鹤影始终留在松江人的心中。在治理华阳老街基础设施薄弱、脏乱差等现象时,车墩镇政府结合本土文化的精髓,在东杨家桥和西杨家桥之间重建“招鹤台”。不久的将来,这个以鹤为主题的小型绿地公园即将建成,在改善老街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饱含以“绿水青山”招华亭鹤归的期许。

  随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一张绿色公共空间网络将被精心织就:以松南郊野公园为生态基底,以主要水系及景观道路绿带为生态脉络,以点状公共绿地为生态板块,真正做到还“绿”于民。

  上海人翘首以盼的七大郊野公园之一的松南郊野公园,将于年内初步实现对外开放。郊野公园规划占地23.4平方公里,位于集镇南侧、黄浦江北岸,积淀了千年渡口文化的米市渡,正处松南郊野公园西侧浦江之口。“母亲河”的水源保护地,连绵成片的水源涵养林,以及园内打铁桥村的连片水稻田,将构成丰富的生态要素和极具野趣的自然景观。

  曹雷军告诉记者,年内,一期5平方公里核心地块米市渡小镇的影视文化项目和游客中心将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的乡村旅游、休闲旅游业态。“以水、林、田、村相融相依为风貌特征的滨江生态森林型郊野公园,开园后将为公众提供休闲游乐的新去处。”

  紧跟松江南部新城规划升级,车墩镇还将打造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有机耦合的城市综合体。未来几年,车墩镇将逐步实现影视文创生态旅游全覆盖,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特色小镇。

  小镇名片>>>

  车墩镇,隶属于上海市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郊,是松江的东大门。东邻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松江区中山、永丰街道相连,南濒黄浦江黄金水道,北接松江工业区。

  车墩镇历史悠久,从三国时期就有文字记载。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巡猎停车之地,又传因吴国大将陆逊在此囤车备战,故名“车墩”。

  2016年车墩镇获评全国重点镇,2011年、2014年连续两届被评为“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续四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镇。2016年10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公布了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车墩与枫泾、朱家角代表上海入选。

编辑: 唐奇云

寻访上海“中国特色小镇”之二:车墩

郭新洋 摄  曹雷军告诉记者:“作为松江科技影都核心区两翼的东部组团,车墩将围绕科技影都规划,推进影视特色小镇建设。2016年10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公布了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车墩与枫泾、朱家角代表上海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