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3月19日消息(记者杨静 林馥榆)目前,国内癌症患病人群日渐扩大,传统医学康复服务大部分只注重药物治疗,身心灵康复忽视。对此,沪上首个肿瘤日间康复——沉浸体验式“院外服务”日前正式推出,“陪伴式康复+同伴教育”让患者不再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
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发布癌症的最新登记报告数据显示:上海全年登记报告的新发恶性肿瘤病例达到6.6万例。全市现有恶性肿瘤患者超过35万人,并且每年这个数字在不断往上增长。但是,患者群体日益增长的数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康复治疗需求,和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的实际供给能力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颂钵声音治疗音乐会
记者了解到,在所有的肿瘤病人中,有三个阶段的病人对康复服务是刚性需求:手术后的出院病人、处于化疗放疗的治疗期的病人、结束治疗后两年内的居家康复病人。这“三期病人”有可能会面临的康复问题包括:治疗过程中副反应的应对问题、伤口恢复、营养、运动、心理支持、情绪管理、预防复发等。
过去医学服务更注重人的身体,对癌症的治疗偏重于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硬治疗”,对于患者心理情绪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另外,患者在离院后,缺少医护和病友的沟通;回到家中,家人白天要上班,在一起彼此之间缺少疾病的“同理心”,找不到“共同语言”,有时候只能每天长吁短叹发愁,对疾病康复是不利的。
日前,上海首个肿瘤日间康复服务项目由慈力整体健康中心正式推出。整体医学理念是由美国整体医学的发源地之一的美国Hippocrates健康学院所倡导,帮助了一大批癌症患者成功康复。慈力整体健康中心创始人叶甫云告诉记者,来到Hippocrates学习之后,他接触到了“整体医学”的体系,看到了很多癌症患者通过身心灵的整体调理,逐渐获得康复,由此萌生出把Hippocrates模式搬到上海的想法。
为了更好解决患者的居家肿瘤康复“最后一公里”需求,慈力整合上海市三甲医院肿瘤专科方面专家、资深的疾病管理咨询专家、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专业资源,帮助癌症患者在居家康复期间获得院外延续性的医疗和身心灵康复咨询,打造肿瘤疾病从治疗到康复的闭环式管理。
冥想治疗与训练
在这里,患者不仅可以获得营养、饮食、心理和情绪的疏导疗愈,而且将获得慈力的医学顾问(即来自三甲医院的已退休的肿瘤医学专家)提供的日常咨询服务。患者面临术后伤口恢复问题、放化疗期间副反应较大时,可以随时得到慈力专家团的指导,弥补出院期医疗支持的“空档期”;专家团将给予患者医学检查报告的“第二意见”咨询,并对指标复查、门诊随访作出提醒和参考意见;根据不同肿瘤,一对一制订不同的饮食营养方案及心理干预方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婚姻与家庭心理指导师、博士、慈力主任心理咨询师王泓表示,很多肿瘤患者在被确诊之后,各种消极情绪伴随而来,不利于康复。慈力通过心理咨询、团队治疗及叙事疗法、绘画和音乐治疗等艺术治疗,以及颂钵疗愈、芳香治疗、正念冥想等自然疗法,帮助患者排除心灵隐疾,走出情绪和社交困扰,改变认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互动模式,重拾生活信心,找回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更新的目的。
患者的康复也离不开亲友的帮助。在进行整体康复过程中,还通过课程的形式将患者组建成为团队,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开展团队式身心康复,采用团队治疗的模式,专家的陪伴、同伴的互动教育,能给予患者更好的康复环境。
编辑:
韩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