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10日消息(记者傅闻捷)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发布第56期CEP的调查结果。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16.67上升至20.83,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45.24下调至29.17,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从28.57下降至22.92。
“全球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市场对于未来美国经济景气指数的预判出现明显下滑。”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表示,“相反,市场预测中国政府会加大对减税、投资等扶持政策的力度,加上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效果逐渐显现,因此专家预测中国的景气指数并未受贸易战的负面影响,反而出现不降反升的态势。受中美贸易摩擦的波及效应,欧元区经济出现了微幅下调的态势”。
调查预测,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2.7%,未来一年的通胀率为2.83%。与3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通胀预期均出现上调。美国的短期通胀率为2.26%,1年期通胀率为2.31%,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小幅上调。孙教授指出,“中国经济上升的势头带来了需求推动效应。同时,中国的需求推动效应也通过贸易和投资端带动世界物价指数的上扬,另外,本次调查预测CPI未来趋势的基准数据已按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进行调整,这也是本期调查CPI上升比较明显的原因之一”。
本期发布的金融行业的景气指数中金融行业的景气指数与3月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孙立坚教授认为,“这可能是新老机制交替、央行强化双支柱职能,银保合并带来行业管理调整,进而影响相关部门的景气指数走势,尤其是保险业”。
与3月调查结果相比,各地区经济景气指数仅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有所上升。孙立坚教授认为,“经济体量较大的北京、上海、天津都出现景气指数上扬,这反映了市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中枢作用将会在未来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各地楼市表现趋于稳定,但是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处在中美贸易的风口浪尖上,同时一些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