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开展家庭医生功能社区服务探索 “多点执业”走近职业人群

2018-12-17 21:2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2月17日消息(记者杨静)如今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已经来到了2.0版本的时代,家庭医生在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和健康管理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模式。而职业人群很容易成为健康守护的盲区,他们正处于事业发展期,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高,却多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家庭医生该如何走近他们?

  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上海率先在全国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与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全市16个区积极开展家庭医生功能社区服务探索。其中,长宁区“白领医小时”党建服务品牌,以天山商圈白领中心为固定服务阵地,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宣传点,每个团队拿出“特色绝活”,利用每周三中午的一小时,为周边的白领提供健康志愿服务。服务包括:全科咨询诊疗、中医诊疗、火罐理疗、中医适宜技术等服务。这次全新的合作为家庭医生和白领搭建起了稳固的健康之桥。

  “陶齐渊家庭医生工作室咨询群”是最早建立起来的联络群,活跃用户140多人都是陶医生团队服务过或者是已经签约的白领。28岁的林小姐是某知名旅行网站的工作人员,常年的办公室伏案工作让她的颈椎经常感到不适。和很多年轻白领一样,因为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排队上,对付小病小痛一直靠“忍”来解决。经同事介绍,她进入了这个群,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群里就颈椎问题求助,陶医生在携程“白领医小时便民服务点”出诊时全面了解了她的病史,初步诊断为颈椎病,但建议她进一步检查。陶医生现场通过区内的“双向转诊通道”联系了华东医院骨科的专家门诊并预约了相应的影像检查,同时交代了具体就诊和检查的注意事项。这一次的就诊经历让林小姐大为惊喜:在华东医院的检查和专家门诊就诊仅耗费1小时。

  从最初的大党建平台的主动展示,到多点执业后释放的市场需求,“白领医小时”创新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医政政策的支持和家庭医生自身的成熟。经过改革的积累发展,长宁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对接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深化探索,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领医小时”、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守所健康驻点等项目纷纷上线,全科团队在做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尝试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接管白领的健康问题,做“全人群”的健康守门人。

编辑: 林馥榆

上海开展家庭医生功能社区服务探索 “多点执业”走近职业人群

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上海率先在全国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与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全市16个区积极开展家庭医生功能社区服务探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