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建工总承包的浦东机场卫星厅工程荣膺中国钢结构工程“金奖”

2019-07-05 10:2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7月5日消息 (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章华平)由上海建工总承包、总承包部组织实施的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卫星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卫星厅及捷运车站钢结构工程,最近荣膺第十三届中国钢结构工程“金奖”。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总建筑面积62.1万㎡,位于T1、T2航站楼南侧,为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卫星厅,在投入运营后,届时浦东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8000万人次。

  卫星厅与T1、T2航站楼的连接方式突破传统,通过地下捷运系统相连,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东西分开、南北一体”的总体规划格局。卫星厅建筑外形呈“工”字型,将登机长廊的长度应用到最大化,增加了近机位数量,优化了近机位布置。卫星厅的建设,给浦东机场增加了83座登机桥、125个近机位,成为功能应用最大化的典范工程。

  在钢结构工程建造过程中,上海建工总承包部协同上海建工机施集团,通过攻坚克难,在机场不停航施工协同管理技术、“钢结构—幕墙”一体化建造技术、大跨度空间双曲桁架建造技术、“钢结构--金属屋面”一体化建造技术、数字化建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独特的创新成果。

  为了给全球游客一份全景机场的“大视野”体验,诠释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卫星厅主楼四周一圈从4m层至屋面挑檐下口立面采用幕墙钢框架维护体系,展开长度达6km。该体系的全开放性决定了幕墙钢框架为全外露钢结构,每根构件设计精巧且纤细,称得上是艺术钢结构。幕墙体系在满足防风抗台要求的同时承担起装饰效果,较好地诠释了卫星厅作为公共交通建筑简约精细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海派文化中对精致优雅的极致追求。为满足设计理念要求,幕墙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和安装精度控制是两个关键点,总承包项目团队采用了“钢结构-幕墙”一体化建造技术。运用BIM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建模,提取幕墙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点坐标,并根据现场埋件实测各坐标数据进行修正,运用大数据合模技术,将幕墙钢结构模型与混凝土结构模型进行整合,将合模结果输出数据用于钢结构、幕墙结构的深化设计。

编辑: 唐奇云

上海建工总承包的浦东机场卫星厅工程荣膺中国钢结构工程“金奖”

由上海建工总承包、总承包部组织实施的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卫星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卫星厅及捷运车站钢结构工程,最近荣膺第十三届中国钢结构工程“金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