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住户意识不强、投放不方便、多年往管道井扔垃圾成习惯……这些小区的垃圾分类难题因地制宜被化解

2019-07-11 22: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7月11日消息(记者周洪 林馥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至今近两周,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逐步取得成效。记者今天走访青浦区重固镇康浦景庭小区和长宁区茅台花苑小区时发现,外来租户多、住户意识不强、投放不方便、老式高层小区内投放习惯难改变等垃圾分类难题都被因地制宜的措施一一化解。
  在青浦区重固镇,康浦景庭是一个农民动迁安置小区。这里的户籍居民因长期生活在农村,思想上仍停留在农村地区“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生活状态,对于垃圾分类等社区事务缺乏概念,外来人口则普遍流动性较大,对小区归属感不强,小区居民整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康浦景庭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去年9月份,康浦景庭小区开始垃圾分类试点,40多组垃圾桶一次被撤,改为两个定时定点投放点和一个垃圾分类厢房。对此,小区组织了20多位志愿者组成“365环保卫士服务队”,分别在这三个点位值勤,帮助和劝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68岁的志愿者成员吴阿姨告诉记者,自己从设置投放点以来,每周要值勤两天。刚开始施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她会趁晚饭时间在自己负责的楼栋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看住户有没有做好源头分类,如果碰到不愿意开门的第二天还会再去,直到住户愿意开门为止。 

  由于重固镇靠近虹桥商务区、青浦工业园区且居住成本相对较低,小区外来人口租住较多,房屋出租率达40%,占小区总居民数的45.6%。针对租户流动性大等特点,福定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雷爱慧表示,居委会将康浦景庭小区划分为28个片区网格,一旦遇到不分类且屡教不改的租户,居委会和网格管理员会直接和房东联系,通过“房东责任制”倒逼租户认真对待垃圾分类这件事。同时,还与周边多所学校共建,将垃圾分类作为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通过“小手牵大手”影响家长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为方便居民投放,物业公司在不影响小区整体绿化的基础上,在楼道和投放点之间加修了便道(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在前期对投放点的设置和投放时间段的征询过程中,有居民提出意见,小区楼栋距离较大,能不能修个便道让大家方便投放。随后,物业公司在不影响小区整体绿化的基础上,在楼道和投放点之间加修了便道,让居民能就近投放。小区的物业公司经理陈春华介绍,现在,小区居民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90%以上,垃圾减量了约四分之一。

茅台花苑313个楼层垃圾管道井已全部封闭(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与青浦区的动迁小区不同,长宁区的老式高层小区茅台花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还保留着如今少见的“垃圾管道井”,住高层的居民把垃圾从每个楼层的井口顺着管道扔下楼,虽然方便,但其中暗藏着细菌滋生等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

茅台花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自从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以来,小区里总共313个楼层垃圾管道口已全部封闭,6个底层垃圾管道井改造成了垃圾厢房。除了有志愿者在垃圾投放点值勤,小区还为103位独居老人安排了20多位垃圾代投志愿者。 

  据介绍,类似茅台花苑居民区里的垃圾管道井,仙霞街道总共有31个,占全长宁区总量的38.75%,其中15个管道井在世博等重大活动节点前已完成封闭,剩余16个管道井分布于6个小区,且多数高楼超过20层,共涉及居民3222户。据仙霞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周薇介绍,截止目前,仙霞街道63个小区已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全覆盖。下一步,街道将推出符合辖区特点的《垃圾分类操作使用手册》,并垃圾分类成效扩大至辖区单位、企业和沿街商铺。

 
编辑: 唐奇云

上海各小区垃圾分类难题因地制宜被化解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至今近两周,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逐步取得成效。记者今天走访青浦区重固镇康浦景庭小区和长宁区茅台花苑小区时发现,外来租户多、住户意识不强、投放不方便、老式高层小区内投放习惯难改变等垃圾分类难题都被因地制宜的措施一一化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