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首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在瑞金医院成立

2019-07-25 12:09:00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今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诸多常见癌种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榜首: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约78.7万人,发病率为57.26/10万;因肺癌死亡约63.1万人,死亡率为45.87/10万。

  近年来,除了经典的放化疗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新技术与药物频频涌现,肺癌也逐渐从“绝症”变成了“慢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肺癌患者的早期筛查、术后随访等全周期管理仍面临一些缺口。为倡导引领肺癌诊疗新模式,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携手阿斯利康正式启动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项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瑞金医院也由此成为本市首家正式启动iLCC的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时国朝坦言,“虽然近年来医学技术在不断革新,但患者的认知并未完全跟上。”在临床上,不乏有早期肺癌患者认定自己患上“绝症”,“同时,在传统肺癌诊疗模式下,患者从诊断、治疗到康复均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医院各环节缺乏联动性,院后随访模式不规范。”

  上世纪50年代起,瑞金医院呼吸科就有了多学科会诊(MDT)的雏形,近年来,更有针对肺癌、肺小结节等疑难杂症开设的MDT门诊。那么,MDT与新成立的iLCC又有何不同?时国朝介绍,“第一,MDT模式目前在大多数医疗机构是自发组织的,即参加的科室团队可能还不够全面。以肺癌诊疗为例,除了呼吸科与肿瘤科外,胸外科、放疗科、病理科、核素科、护理科等都可能需要介入患者治疗过程中;第二,MDT模式目前大多仅针对医疗阶段,即患者如何用药、如何治疗,而早期患者筛查和出院患者随访等均未包含。”在他看来,iLCC启动后,将提供一种从筛查、治疗到康复“全衔接”的整合一站式全新服务。

  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周敏介绍,iLCC将把肺癌诊疗分为三大阶段,“在早诊早筛阶段,将通过低剂量CT筛查,采用人工智能结合专家读取CT片,让未来影像学检查更简便准确;在精准治疗阶段,将采用基因检测/组织/液体活检与快速分子诊断,同时借助多学科诊疗有效提高诊疗效率;在关爱康复阶段,将通过人工智能患者数据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教育和护理,提供心肺、运动康复和营养支持等服务。”她补充,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对肺早期结节判断和治疗策略界定均可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不但将部分医生从常见病中解放出来,更能对治疗技术进行前期的排兵布阵,为诊治精确度起到了促进效果。”

  可以说,“因诊就诊”“发现即是晚期”是很多肺癌患者到院后的典型情况,“因此,我们希望在进入iLCC之前,更多市民能注意防患于未然,留意容易引起肺癌的高危因素。”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高蓓莉表示,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也是男性患者致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且不少患者有慢阻肺合并肺癌症状,“但这不表示女性在肺癌面前就是安全的。仅20年来,女性肺癌患者数量日趋攀升,且多表现为腺癌,不同于男性的鳞癌。”她再次强调,年龄大于50至55岁、有长期抽烟史、职业接触暴露史、污染环境生活史与家族病史者,每年均应进行低剂量螺旋CT的主动筛查。

  呼吸病学专家、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表示,“iLCC项目的落实与发展也将推动全国医疗体系肺癌诊治的水平和技术一体化,达到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辐射,从而带动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相关学科的裙带发展。我们希望,通过iLCC进一步扩充病理数据库,最终达到数据共享,充分发挥该项目整合一体化的优势,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编辑: 韩晓余

上海首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在瑞金医院成立

上海首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在瑞金医院成立,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