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4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韩晓余)今天(4日)上午,2019第四季漕河泾科创嘉年华正式开幕。嘉年华综合展示以新科技、新模式、新产业、新载体为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来自政府、国内外学界、业界、投资界、创业服务机构等不同领域的代表们相聚在园区内,以嘉年华为契机,共话国际创新生态、发掘潜在创新原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共享最新科技成果。
坚持为科创“筑梦”,向世界级“名园”迈进
开幕式上,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总经理詹锋介绍称,在2018年商务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中,漕河泾开发区位列上海第一,全国第十,科技创新水平全国第七。目前开发区汇聚中外高科技企业3600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139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成为世界级品牌园区。
据悉,漕河泾开发区获批国家“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后,专注于提升载体能级、加速资本集聚、拓展孵化功能、营造创业氛围。开幕式上,漕河泾开发区“产业资本融通发展联盟”扬帆启航。联盟集合了区内多家科创载体平台,将提高创新创业服务和创新要素融通发展与效率,加快培育原创经济,助推创新创业升级,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嘉年华开幕当天,由漕河泾开发区与解放日报联合出品的《筑梦者——漕河泾科创服务这些年(1988-2019)》纪念画册同时发布。
1988年,漕河泾开发区设立了技术发展部,专门从事科技创新创业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就是今日漕河泾开发区创业中心的雏形;1989年,开发区利用当时的农舍和仓库开始了创新创业服务,创建了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特征的科技一村和科技二村,形成了最初的孵化器……一条为科技企业、创业团队、创新生态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筑梦”之路,就此踏上征程。该画册将全生命周期科创服务体系的故事和曾经此方面的老报道、老版面集结成册,全景呈现出了漕河泾科创服务这些年的奋斗史。
开幕论坛:释放5G驱动力,智慧赋能新未来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5G牌照,标志5G商用的开始,中国进入5G时代。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从大众消费到生产制造、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5G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将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以“释放5G驱动力,智慧赋能新未来”为主题的本季嘉年华开幕论坛同期举行。
世界经济论坛计算机全球未来理事会主席、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贾斯汀·卡塞尔是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专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人工智能女王”。论坛上,她发表了以“5G时代的人工智能”为题的演讲。她认为,由于5G速度和带宽的提升,5G将提高业务效率和消费者信息收集。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各项前景,包括性能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永远在线的政府职能,升级的教育和更加先进的制造,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发展。然而,5G也可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5G的愿景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准备好利用其积极的方面,并确保任何负面的后果不会发生。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家、上海人工智能安全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教授发表以“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经济”为题的演讲。他在论坛现场透露了一组数据:我国智能经济产业市场巨大,预计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到2030年,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何积丰院士表示,各类新技术的日渐成熟与普及,包括5G的来临,为人工智能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新环境,也为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的变化,人工智能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包括从机器+人的混合增强系统,到人+机器+网络的群智系统,再到人+机器+网络+物的智能城市复杂系统。
连续六年被评为“福布斯中国最佳投资人”的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吕厚军提出了他所认为的5G时代的三个变化,包括5G高频频段带来不同的无线网建设,运营商经营模式发生变化,以及新应用场景的大量出现,而这些变化也将产生很多新的投资方向。
今年4月,亚太首个博世创新孵化基地项目落户漕河泾,携手助力中国本土物联网产品的创新孵化。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服务部亚太区副总裁?Leigh Madden也在论坛现场发表了以“Connecting things”为题的演讲。
圆桌对话环节,法国里昂商学院副校长王华、演员陈龙、触宝CEO王佳梁、法雷奥中国区首席技术官顾剑民、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堵炜炜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别从自身从事的工作切入,分享了他们眼中万物互联的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