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2月14日消息(记者周洪)累计注册人数达8.88万人、累计访问次数达161.79万次、每日访问人次20W+……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不是某款爆红的APP,也不是任何一家商业网站,而是徐汇区近期推出的“看家护院、邻里互助”疫情防控系统,其包含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从口罩预约、返沪人员管理到沿街商铺管理等功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保护徐汇市民安全。
居民信息登记和管理服务四色管理机制进小区扫码(央广网发 徐汇新闻办供图)
就在一周前,该套系统的首个功能“口罩在线预约自动审批功能”强势上线,一改以往居民线下排队,居委干部人力审批的“窘境”,既避免了人群聚集,又极大减少了基层干部的压力,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13日,累计发放的口罩数量已累计达到177405只。而这只是该套疫情防控系统中的“开胃菜”,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的各项功能开始逐步展现其“超能力”。
“大数据”为居家隔离套上“数字屏障”
“您好,请扫码录入信息,鉴于您是重点地区返沪人员,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需自行居家隔离7天,并每日两次如实填写体温。”让小王没有想到的是,迎接自己回家的竟是一款小程序和严格的隔离规范。
而监测小王是否如实居家隔离并上报体温的是疫情防控系统中的居民信息登记和居家观察服务功能。这两块功能如何相互配合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呢?疫情防控系统的开发方徐汇区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阐述了其中的奥秘:居民信息登记采用红、橙、黄、绿四色管理机制,红色为近期湖北地区返沪人员,橙色为近期重点地区返沪人员,黄色为近期其他地区返沪人员,绿色为近期未离沪人员。
小王是近期重点地区返沪人员,所以根据政策法规需要自行居家隔离观察7天,那怎么保证他在这期间不擅自外出呢?还记得小王刚进小区时扫描的二维码吗?原来,当小王扫描二维码后,需要在系统中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在沪住址等个人信息,完成后保安才会给予进入小区。而这只是第一步,扫描后小王的信息就会上传至后台,而小王进出小区都需要在保安的“眼皮底下”扫描二维码,假如小王未过隔离期,后台便会自动报警,而同样安装防疫系统的居委工作人员会同步收到警报,可以第一时间上门制止其擅自外出行为。
这样一套系统也为居委干部们减少了不少工作压力,康健街道 长虹坊居民区书记兰天这么说,“以前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亲自上门检查返沪人员是否在家隔离,辛苦但没办法,现在有了这套系统省力很多。”
而这套系统中红色则代表湖北地区返沪人员,需在家隔离14天,黄色为其他地区需同样需要隔离7天,最后的绿色无需隔离,但也可以实时掌握小区居民的进出记录。
除了这些“硬性”措施,系统更有关怀的一面,“居家观察服务”功能就是如此,接受在家隔离者每天需要早晚各上报两次体温至系统,而在隔离期间需要哪些服务,比如买菜、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皆可通过该功能上报,居委、物业收到上报信息后会送货上门。假如在家隔离期间遇到身体不适的,也可迅速上报。
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居家观察者清楚知道隔离剩余天数,系统每天会自动提醒,这算是一种被动关怀。”
居民信息登记和管理服务四色管理机制进小区扫码(央广网发 徐汇新闻办供图)
智能语音客服每日“三询”
事实上,对于居家观察者的关怀不止于主动上报,也有基于大数据的主动智能关怀。
在虹梅街道由于辖区内有漕河泾开发区,企业众多,由此带来的返沪人员高峰也远高于其他区域,怎么覆盖如此大量的人群健康状态呢?
疫情防控系统内的“智能外呼机器人”应运而生,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功能主要针对居家隔离的人,通过进入小区时的登记信息,系统自动将其联系方式拷贝至外呼模块,并每日主动呼叫三次,会询问体温、健康状况、是否需要帮助,这一块算是我们的主动关怀。”
徐汇作为上海的“人工智能”开发高地,在此次推出的防疫系统中,借助人工智能的功能模块不止“智能外呼机器人”,更为智能化的“智能语音客服”也在其中。通过大数据,搜罗来自全网的疫情相关问题,并由系统进行自动排除掉重复问题纳入至后台。居民只需点击防疫系统中的“智能在线客服”,输入想要了解的疫情相关问题,系统就会自动解答,上线以来,智能客服共自动解答居民相关疑难问题7931条,补充市民在疫情防控领域的知识空白。
大数据保障中小企业“复工安全”
如何保障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能“活下去”,“活下去”的基本保障就是开门营业,然而开门营业就需要安排人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矛盾体,企业要复工也要保证安全,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宛如一道难度很高的题,如何破题,这也考验政府的管理能力。
徐汇区此次推出的疫情防控系统早已考虑到了这一点,辖区内的沿街店铺不少,他们大都是小微企业,不尽快复工的话只能“等着倒闭”。而系统中的“沿街商铺管理”可以为这些沿街商铺提供复工必要的支持。
点击疫情防治系统的“沿街商铺管理”,商铺主可以自助填报营业时间,复工人员健康状况,是否已过隔离期等信息,而在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的手机上,可以实时查看区内沿街商铺的上报信息,并随机现场查看店铺主上报的信息是否属实,这个功能既保护了商铺利益也保障了市民的安全。上线以来,已有1406家商铺上报开停业情况,3175名用工人员情况及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管理端实时掌握商铺情况、开展日常抽查巡查工作。
科委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为专业人士提供流行病学调查的线索,让他们可以迅速掌握密切接触者信息,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目前,已有377家企业,以企业为单位开展网上填报,企业复工人员、来访人员信息,凭二维码进出。
徐汇区相关人士也透露,目前疫情防控系统正在持续进行版本更新与迭代,未来还将汇同有关部门完善重点工地管理功能,上线后将覆盖全区土建工程75个、装修工程59个、市政工程32个、应急抢险工程1个。打破每个工地每天通过人工检查汇总的现状,做到实时掌握工地人员变化情况,进一步扫清防疫“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