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的不利影响,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与挑战,长三角三省一市深刻认识到本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坚定不移的姿态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以更有为担当的决心积极扮演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角色,以更富创新精神的作为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随着越来越多看得见或是看不见的壁垒、屏障、阻隔不断消失,长三角将以日益畅通的区域“小循环”,为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力量。

   牢记使命,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各种风险挑战中,长三角牢记中央要求、明确使命,围绕国家战略做长长板,推动这片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

   “拆墙排堵”,促进要素资源冲破行政区划合理流动,这本就是长三角深入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初心。当前,随着不断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广泛共识,长三角也更积极主动地促进区域“小循环”,更好地扮演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长三角的“大局观”体现在今年的战“疫”中。三省一市发挥一体化合作机制作用,迅速筑起联防联控共同防线,搭起复工复产协同平台,为全国防控大局作出了应有贡献。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省一市聚焦信息互通、救治资源配置机制等六方面事项,启动长效合作。随着战“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围绕育新机、开新局,沪苏浙皖共同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共同培育长三角大市场。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长三角的市场主体正以更快速度恢复活力。

   长三角的“大局观”,还在区域一体化与其他国家战略和重大任务的协同方面得到突出体现。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例,一年多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牵头发起设立的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已与近20个城市(区)结盟,设立6个分中心,上市储备库覆盖3000多家企业。这些举措使得科创板中形成了一股“长三角力量”——截至上月,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约占全国的45%。

   再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打造以高端制造为核心、辐射长三角的产业集群,希望代表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位置。目前,不仅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始带动长三角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在高端装备、数字经济、航空制造等产业领域,新片区与长三角的战略协同也有望不断创造世界级产业高地。

   把握机遇,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面对挑战,把握机遇,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得尤为紧迫,而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完全能够当好国内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不久前,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起点——上海松江区,中国商飞召开大会,全面启动产业链合作。据透露,目前在G60科创走廊沿线的九座城市中,已进入中国商飞产业链合作库的企业超过1000家,有100多家成为重点培育对象。一个高能级跨行政区域的大飞机产业联盟呼之欲出。

   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国商飞的G60“攻略”折射出的是长三角内部市场主体加强内部协同的共同期待和现实可能。事实上,随着“行政区经济”束缚不断被打破,长三角企业在疫情之下表现出了更强韧性——江苏苏州太仓市的瑞铁机床公司发现,疫情虽使出口市场受到严重挤压,但长三角市场需求的爆发却化解了这一困境;常熟市的纺织行业发现,虽然一部分进口原料供应受阻,但苏浙其他供应商却雪中送炭,及时顶了上来。此外,华为落户上海青浦区之后,其对周边软件信息产业的引领作用正蓄势待发。统计显示,即使面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相关产业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

   实际上,长三角极富活力的“自循环”,在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体现得尤为突出。在集成电路领域,作为全国龙头的上海,正将本地的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向周边扩散。华虹集团在江苏无锡市投资100亿美元打造的12英寸芯片基地,正在抓紧推动产能爬坡,未来将瞄准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大量供货。在人工智能领域,沪苏浙皖协同的广阔前景,正吸引着一大批头部企业在逆势之下踊跃加大投资。今年上半年,腾讯在松江区投资450亿元打造长三角超算中心,商汤科技在临港新片区大手笔建设算力中心,都是因为看好长三角巨大的经济体量、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以及传统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所产生的旺盛需求。

   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环境越来越优

   长三角要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主要是依靠制度创新,同时还有赖于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百姓与企业的获得感。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沪苏浙皖扎实推进各方面建设,区域一体化的“软硬件”环境越来越优。

   在重要的制度创新层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块“改革试验田”,重点围绕8个方面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有14项任务已发布实施,另有16项正在积极推进。以最受关注的规划为例,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已完成社会公示和修改完善,将尽快上报国家;生态环境、水利、产业、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都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类似的制度创新还有很多。

   而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今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通车,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这条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大通道不仅连接大江南北,更会影响长三角的经济版图。结合沪苏通铁路的开通,复星集团抓紧打造总投资100亿元的太仓复游城。“上海人来玩,高铁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复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长三角越来越多地区进入高铁时代,文旅消费将迎来重大机遇。

   路网加速延伸的同时,更多公共服务项目也在长三角百姓心中不断开辟“幸福路”。医疗方面,长三角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三省一市居民在41个城市的5800多家主要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均可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在为老服务方面,三省一市养老保险数据交换平台正在搭建,有助于提高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效率;在教育方面,长三角示范区内7所中职学校已搭建教育一体化示范平台,今年内将可实现统一招生、统一学籍管理、统一教学标准等;在政务服务方面,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实现66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办件量累计超过270万件。(记者 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