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月8日消息(记者吴善阳)由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项目组共同研创的《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今天在上海发布,同时举行“上海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点功能”学术研讨会。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发布(央广记者吴善阳 摄)

  2020版蓝皮书作为上海与“一带一路”皮书系列的第二本,延续了首本皮书的写作框架,分别从国别、领域、数据等维度,以上海开放型经济建设新实践为抓手,研究新举措、新进展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总报告在立足全球大变局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变迁。2020版蓝皮书认为,中国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型开放,降低生产要素跨市场流动壁垒,实现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从而从机制上提升高质量增长的驱动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制度型开放与国际合作更有机的结合,体现了新一轮开放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制度型开放既有助于降低市场机制下的制度型交易成本,又有利于在公平导向的市场机制下实现内外市场不同资源的互动和互通。总报告指出,加强制度型开放是中国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重要改革方略。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开发是当前中国开创制度创新、落实试验性政策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挥新实体经济发展引领和促进产业安全的新角色,促进“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

  专题报告部分从“一带一路”建设的数据分析、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和与东盟地区经济合作三个角度,研究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专题报告提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正进入方案细化、分工体系优化和绩效强化的阶段,将成为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的动力源。报告还从市场行为主体角度,分析企业家精神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机制,认为上海应发掘其城市精神中的企业家精神内涵,树立榜样,形成价值共振,将利益与理念结合。

  地区研究部分选取了东盟、非洲和中东欧等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理区域,对应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同发展合作阶段。东盟是与上海经贸往来最为密切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合作的重要样板。当前,上海与东盟地区的经贸合作正从单纯要素往来向制度化合作方向发展。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效应与发展红利外溢的重要体现。本报告将上海与非洲“一带一路”合作放置于联合国2030年发展目标和非洲地区工业化的背景下讨论,提出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助力非洲工业化的重要催化器。中东欧地区是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力地区。本皮书报告提出,虽然上海与此地区的经贸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中东欧在科创和基础设施上的潜力与投资空间,将有利于此地区成为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新热点。

  2020版蓝皮书还从国家发展阶段属性角度,分别分析了上海与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合作状况。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以正合,以奇胜”。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综合平衡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兴经济体是“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重点团结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群体,体现高质量共建的国际发展观和世界经济均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上海需要通过深层次制度开放改革,推动高端生产要素流入。发达经济体是重要的国际伙伴,是上海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点功能的重要支撑。

  2020年,世纪大灾疫正发挥着“超级放大器”、“超级加速器”和“超级转化器”的功能,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也加速了世界的变革。“一带一路”建设又将如何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实现合作共赢?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该如何在内外挑战中突围,“一带一路”建设又该如何实现优化布局,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城市功能的转型定位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长远未来,更关乎到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沪上相关科研院校、市政府业务部门、金融机构和部分媒体受邀参与本次发布、研讨活动。2021版蓝皮书将紧扣此次研讨主题“上海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点功能”,深入阐述上海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功能的领域和路径创新。目前2021版皮书写作也正在紧张推进中,预计将于2021年上半年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