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10时,牌号为“上海LG008”的建党百年专列准时发车,标志着临港中运量1号线全线贯通,正式投入运营。

  临港中运量1号线全线总长21.75公里,自鸿音广场站起,经鸿音路、江山路、同顺大道、顺祥路、橄榄路、沪城环路、临港大道至滴水湖地铁站(云鹃路)止。

  列车采用中车自主研制的DRT数字轨道胶轮电车制式,是国内首条磁感导向胶轮电车中运量线路,车身长度30米,列车三节编组最大载客300人,相当于3至4辆常规公交车的运能。

  线路运营时间为鸿音广场站6:00—21:00,滴水湖站7:30—21:00。开通运营初期,发车间隔为15-35分钟,直达车最快运营时间可控制在40分钟内。开通运营后,临港公交将实时关注客流情况,动态调整运营时间和发车间隔,全力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有效缓解临港地区高峰出行压力。

  此次全线开通的临港中运量1号线与轨交16号线实现无缝衔接,沿途共有2个换乘点。一个是滴水湖站(起讫站),另一个是临港大道站。从16号线临港大道地铁站出站,换中运量1号线,乘坐3站即可抵达水华路站附近的大学城,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等高校学生的出行将更为方便,全程时间在15钟左右。

  临港中运量1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后,将显著提升临港地区的交通便利度。原先,前往芦潮港社区、重装备产业区、泥城社区等都很不方便,需要转几辆公交车才能到达,现在乘坐中运量1号线都可以直接到达。

  临港交通介绍,临港中运量1号线沿线站台均配有智能设施,包括电子发车屏和站台广播,能向乘客自动发布乘车信息,紧急情况下可进行人工信息发布。

  从外观上看,临港中运量1号线高大而宽阔的车型就像一列行驶在地面上的“地铁”,上下客门采用一级踏步,方便乘客上下车。每节编组设开启宽度1.6米的双开门,高峰时段可快速疏散乘客。首批共投入9列列车,其中正线运营8列,备车1列。每列列车配有驾驶员和乘务员,高级辅助驾驶功能让列车行驶更加安全,车厢内轮椅专用区、爱心专座、医药箱、便民服务袋等一应俱全,暖心的人性化设计和优质的导乘服务让乘客出行体验度瞬间UP。

  附:临港中运量1号线Q&A

  1.中运量1线的运营安排是什么?有哪些便民措施?

  答:根据之前的调研,全线开通初期,中运量1线的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为15—28分钟;平峰为25—35分。首末班时间:鸿音广场站:6:00—21:00。滴水湖站:7:30—21:00。未来将根据工作日及节假日客流实际情况,还将不断调整。

  全线实行无人售票,票价为2元,实行单一票价制度。车厢内设有4个POS机投币箱,可支持现金、上海交通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市民凭上海交通卡实体卡或者手机交通卡都可以享受与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的优惠换乘。

  列车上,有轮椅专用区、爱心专座。每个站点也都有智能设施,包括电子发车屏和站台广播,向站台乘客自动发布乘车信息,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人工信息发布等。

  此外,每辆车上将配备一个乘务员,市民在乘车期间如需要帮助,可向乘务员求助,他们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和上海既有的中运量线路比较,临港中运量1号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和上海既有的71路、张江、松江等有轨电车等相比,临港中运量1号线没有在路面上铺设物理轨道,采用的是磁钉虚拟轨道技术,通过路面上的磁钉发出的数字信号,传输到车辆,车辆进行循迹导航前行。

  这样的新技术,第一可以降低传统物理轨道的建设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第二万一发生故障时,带有胶轮的车辆可快速驶离虚拟轨道,更加方便后续处置和运营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和其他中运量一样,临港中运量1号线也设有部分专用道。其中,江山路(南芦公路-洋浩路段)为混行路段,路段交叉口设置中运量专用进口道。其余实线路段均为24小时专用车道,社会车辆需要注意标志标线,避免驶入中运量专用道。

  3.临港中运量1号线的站点设置是如何安排的?将给市民乘客带来哪些便利?

  答:此次开通的临港中运量1号线,共设10个站点,总长21.7公里,分别为鸿音广场站、彭平路站、云端路站、港辉路站、水华路站、申港大道站、杞青路站、临港大道站、环湖西三路站、滴水湖站。

  全线和地铁16线有2个换乘点。一个是滴水湖站(起讫站),就在轨交16号线滴水湖地铁站旁,相距200米左右;另一个在临港大道站,和16号线临港大道站实现换乘。

  全线开通运营后,将明显提升临港地区的交通便利度。如,16号线临港大道地铁站出站,换中运量1号线,乘坐3站可抵达水华路站附近的大学城,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等高校学生的出行将更为方便,全程时间在15钟左右;同样,到达杞青路站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乘车大约在5分钟。

  原先,前往芦潮港社区、重装备产业区、泥城社区都很不方便,需要转几辆公交车才能到达,现在有了中运量1号线,都可以直接到达,不需要转车。

  4.此次投入运营的车辆,和常规公交下相比,有哪些不同和优势?

  答:和常规公交相比,中运量1线投运的列车长达30.5米,最多载客量可达300人,相当于常规公交车的3倍多。但是它拥有16个胶轮,而且都是转向轮,行驶途中也十分灵活。车辆还拥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确保行车安全。

  大容量的车辆,可以迅速解决部分站点瞬间的客流积压问题。比如,周末大学城大学生放学时段、周日返校时段,客流会集中释放,以往可能需要增派几辆车前往疏运,现在也许只要投放一辆车即可。同样,一旦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景点的客流集中释放,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措施。

  目前,全线一共投入9列列车,其中8列是正线运营,1列是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