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7月9日消息(记者韩晓余)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大会官方战略合作伙伴,科大讯飞用AI+城市、AI+教育、AI+医疗、AI+工业、AI+生活、AI+办公等最新应用成果,诠释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可能。
大会首日,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出席全体会议,与业界专家探讨对AI新基建的认识与推进。吴晓如表示,AI新基建,其“基”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做好技术底座,方便开发者开发出更好的应用;第二是人工智能要能够帮助行业解决一些问题,成为行业的一种基础性能力;第三它不仅仅要给开发者使用,更应该给更多人带来生活中的便捷性。
科大讯飞吴晓如表示,AI新基建应给更多人带来生活中的便捷性(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吴晓如介绍,科大讯飞也将新基建作为下一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在新基建中的重要作用,用新基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驱动城市智能化变革。
AI让城市更有温度
当人工智能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效与便捷不再是科技应用的唯一考量,人文关怀更成为科技服务的价值所在。在天津、合肥等地,“科技适老”让城市更有温度。
在天津,科大讯飞推出“银发“智能服务平台,对老年群体提供重点关爱。平台可根据家庭水、电、燃气使用情况和智能感知设备了解到老人身体状况。比如通过水电数据,判断老人有没有正常起床、洗漱、吃饭等。当异常发生,平台将自动通知用户家属、社区网格员核实及现场处置,精准掌握老人状况,尽可能减少和避免意外发生。
除了科技适老,AI还走在便民的路上。
今年6月25日,由科大讯飞承建的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正式上线。作为安徽省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应用的“总枢纽”,该平台的上线运行,标志着安徽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共享、融合应用取得新突破,全省一体化数据共享体系迈出新步伐。
打破数字壁垒,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安徽已推出261项智慧审批事项,实现办事人“零填报”、机器“秒审批”,办理环节由平均4个减少为1个,审批时间从平均3个工作日变为“秒办”。数据一体化,正不断衍生出更贴心的便民服务。
AI增进民生福祉
人工智能的发展要以解决社会刚需为出发点,在教育、医疗两大社会刚需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改变着民生服务模式,更让优质资源公平可及。
在上海市建平中学,通过智慧课堂,学校摸索出智能备课“七步法”,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知识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上海复兴高级中学通过建立创新智能实验室,落地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而在安徽省旌德县,只有88人的孙村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就有30多个,学习中课前、课中、课后相互脱节,放学后家中长辈又往往无法提供辅导,学习进度很容易跟不上。通过智慧课堂,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和声音,多维度的立体化教学,以及个性化的作业,让曾经缺乏课程辅导和监督的留守儿童们爱上了学习。
通过“因材施教”解决方案,科大讯飞可以精准分析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作业,避免无效重复训练,让师生减负。目前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已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广泛应用,与全国38000余所学校深度合作,服务过亿师生。
AI促进产业生态生生不息
面向“新基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大浪潮,科大讯飞整合21年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和产业落地经验,构建“场景价值+能力底座”,深入各业务链条,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工业领域,讯飞去年推出“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围绕设备预测性维护、产品质检、人机交互、安全生产等工业应用场景,构建了面向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多行业的AI赋能平台。
在浙江捷昌驱动的生产线上,依托工业质检系统,产品质检方式由之前的“工人人耳盲听辨别”升级为“机器自动识别” ,实现了电机的无人化自动判定,检测一致率达90%,识别准确率达96%。该系统使制造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提升约15%,为公司创收提升约30%。
就在7月6日,讯飞工业听诊算法及创新应用从上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应用算法实践典范BPAA工业算法赛道银奖”。 7月9日,“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将升级为2.0,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于工业企业的智能化升级。
作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也积极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截至2021年6月底,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434项平台能力,聚集超过 219万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115万,累计覆盖终端设备数32亿+,以科大讯飞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正持续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