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咖啡馆”回来了。
5月25日,本名为“爱·咖啡”的“孤独咖啡馆”在新址重新开张。宽敞的场地,丰富的课程与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群由自闭症患者组成的咖啡师和服务生们可以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这家实质为自闭症社会培训基地的咖啡馆便引发了不少关注,5月初的“场地风波”更是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近日顺利回归,不少市民自发前往支持,现场一片欢欣与温情。这样的城市温度有没有可能保留下去,让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孤独咖啡馆”的存在鼓舞了很多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个标杆,但不该真的成了“孤独的标杆”。“孤独咖啡馆”和它的后来者们若想少些烦恼和困惑,势必需要一种更少偶然、更可持续的力量提供支持和保障。
这样的力量,往往来自制度设计、制度供给。这种制度或许不比爱心人士的一腔热情更火热,也不如舆论带来的资源更“高大上”,甚至还可能设立了一些限制和“红线”,可它保障的是每一个平凡的日夜,关怀的是每一个具有可能性的未来。
事实上,一座城市究竟能容纳多少“孤独咖啡馆”,答案不是恒定的。数字的增与减,考验的是城市管理和保障的智慧,体现的是完善的制度设计下社会各方协同运作的力量。要把这件人们祝福的好事延续下去,避免它的美丽消逝,呼唤的是更为健全的制度设计、更为有效的社会协同机制和更有活力的社会主体——现代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在这些方面静心深耕。
“孤独咖啡馆”不大,却让人们看到了涌动的善意。这座城市不小,自然应当为这些公益场所提供一席之地。
编辑: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