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地图,14个点标,不断解锁下一步未知任务……这场运动会,没有塑胶跑道,不在学校里举行,也没有租用体育场馆,一座公园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大赛场——作为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活动板块中的一项,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青少年社区运动会近日举行,200多名参赛的中小学生选手在绿荫中飞奔,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打破赛场边界,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为青少年运动提供硬件和软件资源,欢迎更多热爱运动的普通学生加入——今天,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将在上海财经大学拉开帷幕。
一幅有关上海体育的全新画卷,悄然展开。改革后的市运会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关心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激励全社会为上海体育发展贡献力量。
共参与:社会办训成“增长点”
上届市运会首次增加冰壶和花样滑冰两个冬季奥运会项目。四年来,“北冰南展”在上海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最新统计,冰壶项目主要在徐汇、松江、黄浦、静安、闵行等区开展,注册运动员数量(主项)共329人,比上届市运会递增50%。花样滑冰主要在静安、闵行、浦东、松江、杨浦区开展,注册运动员(主项)235人,比上届市运会递增170%。
和这些新增“热门”项目相辅相成的,是众多参赛的 “新面孔”:这些新项目的注册运动员,不再单单依靠少体校学生“包圆”,而是由更多的社会力量贡献。冰壶项目既有体制内的徐汇区少体校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办训,也有虎仔勇士俱乐部这样的社会力量办训;花样滑冰项目则主要来自于飞扬冰上运动俱乐部、世纪星滑冰俱乐部和又一城溜冰场冠军俱乐部这些社会力量。
此外,由马术场和高尔夫场输送的运动员,由李国君、丛学娣等个人俱乐部培养的体育人才,由家庭自筹资金培养的高尔夫、网球选手等,都将有机会在市运会的赛场上同场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呈现百花齐放、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新形式。
目前,上海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形成三种模式:体育系统办训模式、体教结合办训模式、社会力量办训模式。其中,社会力量办训注册人数较多的项目是足球、乒乓球、跆拳道、空手道、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等,分布在全市16个区。
促健康:让青少年“玩”起来
市运会的赛场,无处不在。本届市运会分“竞赛项目”“展示项目”和“活动项目”,其中,“活动项目”属市运会首创,面向全体青少年,贯穿整整一年。6月1日,118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向全市青少年集中公益开放,每个区都拿出“看家本领”:足球游戏、手球技能赛、篮球投篮活动、体能测试,1万多名家长和孩子一同度过由汗水和欢乐组成的“体育儿童节”;运动会除了放在学校,也能在社区里开。去年,在开展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的基础上,7个区试点开展青少年社区运动会。今年,这一试点扩充为10个。此外,还有20场区级社区运动会也将在全市陆续展开。
在更为广阔的“赛场”上,上海市体育局主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小铁人三项展示赛及各区青少年社区体育运动会,上海市教委牵头的 “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三大球达人赛”以及团市委牵头的“雏鹰杯”少儿五项全能赛、市妇联主办的家庭亲子运动会等9大活动,通过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社会参与,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少年关注市运会、参与市运会,帮助更多青少年感受体育魅力、享受运动乐趣、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在项目设置上,今年的市运会首设青少年组“展示项目”:以新增的奥运、全运项目为主体,设置社会参与面广、青少年基础良好的攀岩、滑板、冰球等10个项目,将为推动项目普及和今后纳入正式比赛项目奠定了基础。
市运会设置新板块的背后是,上海体育这些年为青少年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初衷:帮助申城青少年学会两到三项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谋改革:目标“健康上海”
淡化锦标主义,让体育回归服务于更多普通青少年的本源,不断改革的市运会希望让更多人爱上体育,形成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年前,市运会第一次实现“分离”,取消大众组比赛,只设置青少年组和高校组两个组别,让广大青少年和普通在校学生当主角。一次分离,却促进两方的各自壮大。市运会在改革过程中,吸收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带来社会上更广泛青少年参与和呼应。
全新推出的市民运动会和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由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轮驱动”,众多办赛企业不仅了解体育市场,更了解群众需求。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为上海全民健身注入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