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 通讯员 朱芹 丁玥)青青粽叶盈,赤赤枣乡渗,府苑院几许,遥祝寄千言。怀揣着对端午的浓厚情怀,寄托着对远古的深深哀思,江苏省泰兴市张桥镇各族同胞欢聚一堂,以裹粽子、缝香囊、话党史等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间交流互促。
各族携手做节礼 万水千山“粽”是情
在包粽子比赛中,各族同胞代表拿出看家本领,折叶、填米、放料、扎线,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现场气氛既紧张又活泼。粽叶的清香、糯米的软糯、蜜枣的香甜,凝结成对节日的美好祝福。
![](./W020210616594563239731.png)
(央广网发 通讯员 朱芹 丁玥摄)
短短3分钟时间,三角粽、牛角粽、长条粽,各式各样的粽子瞬间成型,整整齐齐地堆积在一起。“粽子的谐音是‘粽情粽意’,寓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同胞在张桥这个大家庭里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张桥镇党委副书记洪荣表示。活动现场,少数民族同胞还与汉族村民一起缝香囊、话安康。包粽子比赛结束后,少数民族志愿者们还将粽子、咸鸭蛋礼盒送到低保、五保户家中。
齐唱红歌颂党恩 民族团结一家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动听的歌声在西桥村红石榴家园活动室响起,拉开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齐唱红歌颂党恩”主题活动序幕。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自回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正在紧锣密鼓彩排红色歌曲。全镇各族同胞还以村(社区)为单位,广泛开展“我向党旗敬个礼”活动,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深切祝福。
艾叶清香飘四方 党史学习心连心
“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英雄人物,名叫印克仁,是一名伟大的新四军战士。为了民族解放,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2岁……”在张桥镇西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土家族裴海霞老师,讲述了张桥本地的红色故事。“感谢中国共产党,我的家乡现在脱贫了。”刘明媛是白族人,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给家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56个民族是一家,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记住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就是要坚定信心、永远跟党走。”满族居民陈庭说。
“在这浓情粽香的端午主题活动中,不仅增进了民族交流,提高了民族认同,更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张桥的共同目标努力奋斗。”张桥镇党委书记赵军表示。